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巧施改革有胆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守成规,对症下药

赵武灵王(约前 340 ~前 295 ),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赵国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是个有胆有识、目光长远之人。当时七国鼎立,趁着秦国正与楚国为敌的时候,赵武灵王开始在赵国内实施改革,并立志要作出一番成绩来。

赵武灵王实施改革的第一项,就是服装改革。当时,东有齐国、楚国、中山;北有燕国、东胡;西有秦国、韩国、楼烦。多国鼎立,形势紧张,如果不勤加练兵、实施改革,随时会被别的国家吞灭。而当时赵国人所穿着的长袍大褂,做事、打仗都十分碍事,不如胡人(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来得方便、灵活。

于是,他找来老臣楼缓,将他想要按照胡人风俗,对服装作一番改革的事说了一遍,希望争取楼缓地支持。

楼缓听后十分赞成,并说:“如果我们改穿胡人的服饰,那不是也能学习他们骑马射箭的本领了?”

改革的风声不胫而走,很多守旧的大臣立即出来反驳,他们认为穿着胡人的服饰,那是对赵国的一种羞辱,太丢人了。反对的声音很高,无奈之下,赵武灵王又找来另一大臣肥义商议,肥义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您认为是对的,且对赵国有利,就放手去做,别怕别人的讥笑和反对。”

得到肥义的肯定,赵武灵王十分高兴地说:“我看啊,那些反对我的人都是笨蛋!”

第二天,赵武灵王穿着胡人的服饰上朝。大臣们一看大王穿了短衣窄袖的胡服,都大吃一惊。他在朝廷上极力解说短衣窄袖的好处,大臣们均不为所动,甚至感觉这样不伦不类很丢人,赵武灵王发现,他的叔叔公子成(朝中很有威望的老臣)不在其中。这才知道,原来公子成听说他要改革服饰,干脆装病不上朝。

为了顺利地实施服装改革,赵武灵王决定先从叔叔公子成着手。公子成年事已高,思想顽固守旧,可不是个轻易能改变的主。于是,赵武灵王带着胡服,借口探病,亲自登门看望叔叔,反复对公子成讲述穿戴胡服、骑马射箭的好处。公子成最终被他说服,赵武灵王当即将带来的胡服赏赐给公子成。

第三天公子成则穿着胡服上朝。众大臣见德高望重的公子成都穿着胡服了,自然也就不再反对。见时机成熟,赵武灵王立即颁布诏令:即日起,赵国人不分贫富、不分地位均穿着胡服。很多人刚开始觉得不习惯,但时间一长,就发现胡服的好处了。

服饰改革成功,赵武灵王立即着手练兵。一年内,就训练出了一支善于骑射的骑兵队伍。公元前 305 年,赵武灵王率兵破了中山,将东胡和邻近的几个部落全部收入赵国的囊中。到了改革的第七年,赵国已收复了中山、林胡、楼烦等多座城池,土地得到扩充,势力亦日渐庞大。

◆金鹰冠饰·战国
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林胡墓出土,显露出草原文化粗犷有力的风格,也散发着草原的生活气息。

谋略智慧

在改革初期,赵武灵王的提议之所以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这是因为,当时中原诸国文明程度较高,自视为礼仪之邦,对异邦风俗存有一种蔑视心理。赵武灵王能够打破成规,出草原文化粗犷有力的风成功地开展“胡服骑射”的改革,关键在于作为领导者的赵武灵王具有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同时,能够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结果自然是“药到病除”。在现代社会,对于领导者来说,如果想要顺利开展一项改革,首先领导们自身要有胆识、有谋略;其次还应该摸清下属的心理,针对其心理制定改革措施,这样定能取得非凡的改革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胆有识,排除万难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老百姓受到鲜卑贵族和大商人的压迫,并不断展开了反抗。北魏延兴元年( 471 ),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实施改革。

为了使朝廷的收入增加,百姓的生活能提升稳定,孝文帝大力实施改革。首先,规定了官员的俸禄,对贪官污吏严厉查办;其次,他鼓励开垦荒地,实行“均田制”并将土地分给百姓。男性每人分得 40 亩,女性每人分得 20 亩,让他们种植水稻、小麦等。凡获得土地的百姓必须向朝廷缴纳税收,并按朝廷要求服役。百姓死后,分得的田地均属朝廷所有,但另外分配的桑田除外。

孝文帝并不满足这样局部的改革,他想,要将改革深入,就必须要从土地、文化、政治等方面全面入手。于是,他决定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

但明说恐怕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孝文帝决定巧施计策。在一次早朝上,他提出要大肆进攻南齐。群臣激昂,一致反对,其中以任城王拓跋澄反对的声音最响。

孝文帝在朝廷上厉声质问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难道你要阻止我用自己的兵吗?”

拓跋澄并无退缩之意,进言道:“天下皆是皇上的,皇上就应该爱惜才是,我明知开战会给百姓带来灾难,焉有不说之理?”

孝文帝佯装沉思。他们哪知道,这只是孝文帝的迂回之术而已。下朝后,孝文帝单独召见拓跋澄,对他说:“刚才在朝廷上,我故意责骂你,那只是做给大家看的。我认为平城乃武地,实在不适宜改革。故而我假意出兵伐齐,实则是想借机迁都洛阳而已,你看此事如何?”

拓跋澄恍然大悟,连连表示赞同。

得到拓跋澄的支持后, 493 年,孝文帝举兵 30 万,南下洛阳伐齐。此时正值秋季,秋雨绵绵,行军受阻。而孝文帝固执己见,披甲戴盔命令出城。

即将行至洛阳时,本就不赞成攻打南齐的大臣们再次出来阻拦,以秋雨不便打仗为由,阻碍孝文帝。军令如山,孝文帝举旗厉声道:“我 30 万大军行至此处,若无功而返,岂不是遭人笑话,”转而又道:“若大家依旧不赞成攻打南齐,那就只有将国都迁至洛阳,这样才不至于落人话柄!”

事发突然,大臣们面面相觑,还来不及细想,孝文帝便命令道:“时间紧迫,赶紧表态,赞成攻打南齐的站左边,赞成迁都洛阳的站右边。”

一个鲜卑贵族立即站出来说:“只要不攻打南齐,我愿意迁都洛阳!”众大臣略为权衡之后,全都赞成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即可免去战乱之苦,两相比较,对厌倦了战事的大臣们来说,迁都是唯一避免战乱的选择。

安排好洛阳的事后,孝文帝即派拓跋澄回到平城,向停留在那里的官员讲述迁都的好处;不几日,他又亲自回到平城,召集留守的官员,共同商议迁都一事。

说是商议,实则是巧施命令。贵族官员中,还有一些不想迁都的,罗列了种种迁都的坏处,都被孝文帝一一推翻。见大势已去,其中一些不想迁都的官员还存有一丝侥幸,提议要占一卦。

孝文帝立即反驳道:“占卦是对未知的、无法作决定的事才管用,如今迁都已成定局,占卦又有何用?治理天下,当四海为家,才能体恤民间疾苦,哪有守着一个地方不走的道理?何况,迁都一事历代都有,我迁都也不应遭到质疑才对。”

孝文帝一番话说得那些官员哑口无言,也只好顺应变化。

迁至洛阳后,孝文帝便要大肆改革。土地改革已初见成效,接下来就是文化、民俗改革了。

在朝堂上,孝文帝问大臣们:“你们说,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拥戴孝文帝的拓跋澄立即站出来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理所当然地道:“那我说改革,你们可再不能反对了。”

接着,孝文帝便宣布了几条新法令:

改说汉语。 30 岁以上的人接受能力较差,改说汉话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但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廷为官的官员必须立即改口,违者轻则降职,重则撤职。

改穿汉人的服装。

改汉姓。北魏皇室本姓拓跋,此时改为“元”姓,孝文帝带头改名为“元宏”,并鼓励鲜卑族人与汉族人通婚。

孝文帝有胆有识的一系列改革,为民族统一、土地制度等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谋略智慧

北魏孝文帝大刀阔斧地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孝文帝之所以能够改革成功,关键就在于他有胆有识、坚持己见,并能排除万难,最终实现改革。在现实生活中,命运往往垂青于那些勇敢的人。很多时候,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不在于才能的高下,而在于是否有胆识。有胆识的人可以过关斩将,勇往直前,平庸者则只能畏首畏尾,知难而退。

朱元璋整顿军纪——“擒贼擒王”,震慑人心

元朝末年,刘福通所率领的“红巾军”起义掀起了反元斗争的巨浪。出身于贫苦农家的朱元璋,也积极投身于反元起义的洪流中,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朱元璋逐渐在起义将领中崭露头角。朱元璋自幼颠沛流离,对地主豪绅的为富不仁充满了仇恨,对他们骄奢淫逸的作风深恶痛绝。朱元璋看到和自己共同起兵反元的将领大多是些草莽英雄,非贪即色,丝毫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行事只求一时痛快,根本不是能成大事之人。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朱元璋力图把自己与这些人区分开来。

朱元璋所率领的军队,士兵绝大多数是起义的农民,也有些收编的地主武装,成分复杂,组织纪律性比较差。朱元璋深知依靠这样的军队是绝对成不了气候的,因此他多次申明军纪,整顿队伍,力图使自己的军队脱胎换骨,成为一支号令严明、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

有一次,朱元璋率领一支刚刚归降的队伍出征,尽管出行之前他三令五申,但依然有两名士兵难改多年形成的恶习,在行军途中大肆烧杀掳掠。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传令将这两名士兵斩首示众。众将士看到朱元璋言出必行,都惊恐万分,赶紧收敛起长期养成的散漫习气。个个都谨小慎微,不敢再违犯朱元璋的军令。

但“杀鸡儆猴”对于这支散漫惯了的军队,收效甚微。消停了没有几日,违反军纪之风又悄悄地卷土重来,甚至大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朱元璋左思右想,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要当众处理一名违纪的大将,才能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刹住这股歪风。可一时半会又找不出这个人来。正巧,与他一起长大的大将徐达前来领命攻打镇江。徐达的到来,令朱元璋眼前豁然一亮,既然找不出违纪的大将来惩罚,何不“制造”一个违纪的假象来达到整顿军纪、震慑将士的目的呢?

刚好,徐达也正为整顿军纪一事犯愁,朱元璋将自己的想法一说,立即就得到了徐达的认可。徐达与朱元璋一起长大,朱元璋起兵后,他第一个前来投奔,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有勇有谋,立下不少战功。拿徐达“开刀”,最好不过。

第二天,军中就流传开大将徐达违反军纪,被朱元璋拿下的消息。很多兵将都在背地里幸灾乐祸,等着看朱元璋的好戏。有些散漫成性的老兵甚至说:“连徐达将军都违纪了,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朱元璋对这些都充耳不闻,待到出兵攻打镇江时,命人将五花大绑的徐达推到了誓师大会上,众将士刚还幸灾乐祸,见此情景,均倒吸了一口气。当着众将士的面,朱元璋指着徐达厉声道:“大胆徐达,仗着自己战功赫赫,就不将军纪放在眼里,我若不杀你,如何号令三军?”随即大喝一声,“来人,将徐达就地正法!为我军出征祭旗。”

朱元璋连徐达将军都杀,何况一个小兵呢?众将士闻言皆面如死灰,不敢擅言。李善长等谋士不顾性命,下跪求情,凄声道:“大战将至,斩杀大将是不祥之举啊!念他是初犯的分上,何不让他出战镇江,戴罪立功呢?”见有人替徐达求情,那些面如死灰的将士全都跪了下来,求朱元璋免去徐达的死罪。

朱元璋见目的已经达到,心中暗喜。但他还是装腔作势,装作一番思想斗争后,才勉为其难地赦免了徐达的死罪,并勒令他即刻带兵出征镇江,以求戴罪立功。见众将士群情肃穆,朱元璋再次厉声对众将士道:“自我起兵以来,不曾枉杀无辜,而今出师镇江,你们也应严于律己,不得烧杀抢掠,否则,违反军令者,杀无赦!”

朱元璋通过“斩杀大将徐达”一事,有效地达到了震慑将士的作用。果然,徐达攻克镇江后,士兵们个个严于律己,以至于镇江的百姓都不知道发生过战事。

谋略智慧

朱元璋整顿军纪,杀小卒只能管用一时。因此,朱元璋想到了“擒贼擒王”的妙计,与徐达联手唱了一出苦肉计,这才彻底止住士兵违犯军纪这股歪风。在现代社会,有时候,领导为了整顿纪律,只处罚一些普通员工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唯有处置那些违纪的高层领导才能真正达到震慑人心、收效长远。 ISZW2k1GSnOLswRSAVTE4k6SQSE7d9vuIyknS1Y/s8Um/CKp3ga52gy7Gk2IxP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