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玉莹坐在蓝岛咖啡馆里长久地发呆。她不敢回去上班,她那位年轻英俊的上司正在办公室里暧昧地等着她的答案。她也不敢回家,对她男友刘哲极其喜爱的妈妈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也饶不了她。
这可怎么办?上司是公司董事长的爱子,海外留学回来挂职锻炼,以后要接班的。对自己一见钟情,处处照顾,死缠烂打地暗暗追着她。在浪漫与奢侈面前,她不是没有动过心,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未来的老公年轻多金,长得又帅呢?可是,她又放不下刘哲,刘哲对她真心、忠诚,绝对是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好男人。玉莹头都痛死了,她只知道一件事,要么辞去这份工作,守住自己的爱情;要么退出现在的爱情,体验一份全新的感觉。她不可能自如地进退在两份爱情里。
爱情的世界里永远只容得下两个人,多人世界里的爱情,很少会以喜剧收场。电视剧《蜗居》中,女主人公海藻原本有一个关心她、体贴她、事事以她为中心的男朋友,两人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唯一的不足是他们并不富裕,收入不多,只能节俭度日。所以,当海藻遇到宋思明,体验了有钱人的奢侈生活后,她动摇了,并从此深陷三角关系中,最终上演了一场悲剧:与小贝分手的海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最后还因宋思明妻子的责难而流产,宋思明也在赶往医院看望海藻的路上出车祸死亡。
多人世界里的爱情,主人公们面临的是多个选择,在优势相当或者相差并不大时,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有所得必有所失,选择某一事物必将放弃另外的事物,被放弃的那些事物就是这种选择行为的机会成本,这就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这里面蕴涵着两个问题,一是选择的问题,二是机会成本。
在多种选择面前,人们往往会犹豫不决,反复权衡,甚至还会出现举棋不定的状况。但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多犹豫一会儿,我们就可能会两手空空。
选择行为蕴涵的另一个内容即机会成本。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吃鱼,就必须放弃熊掌,那么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决定拿出 100 万元来生产两辆汽车,就意味着放弃生产 500 辆电动自行车,那么两辆汽车的机会成本就是 500 辆电动自行车。在多人的爱情世界里,人们都容易陷入选择的困境,因为可供选择的对象都有各自的优点,而选择一方,就必定要放弃另一方。悲剧的发生通常都是因为人类的贪心,所有的机会成本都舍不得放弃,最终一无所获。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家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称之为机会成本,人们在做选择时,应本着“失去越少越明智”的做法,放弃机会成本最高的,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
一天,沈女士到临市找一位朋友,两人打算去几里外的商业中心逛逛。天热不想走,朋友就带沈女士来到马路边打了辆“黑摩的”,一种无照运营的小三轮车。摩的在颠簸的路上开得非常快,而且拐弯、掉头都很随意,坐得沈女士一路上都揪着心,提心吊胆的。后来,沈女士悄悄问朋友:“现在市里有很多公交车、出租车,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坐这种摩的呢?黑摩的不是被查得很严吗?”
朋友说:“我们小区离公交站点远,出租车也开不到里面来,很多人都坐这种车,图一方便。况且,也不贵,三五元钱就到了。”
“这开得也太不规范了,你不害怕?”沈女士又问。
朋友笑了笑说:“其实也没什么,大家都习惯了。”
黑摩的之所以普遍存在,屡禁不止,因为它利用了人们居住地与交通工具之间的距离差,首先是方便,其次是便宜,这两点正符合了许多上班族的需求。也就是说,因为人们的需要导致了黑摩的的存在,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指的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说: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你只需掌握两件事,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
需求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它包括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有购买的能力。所以,商品市场中所讲的需求并不是主观的、自然的愿望,而是人的有效需求。比如,乞丐想拥有一辆宝马车,这是他的主观愿望,但他并不具备买宝马的能力,那他的这个需求就不是有效需求,也就不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与黑摩的相比,出租车每坐一次就要花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经常坐不少人都负担不起,所以出租车就不算是这部分人的有效需求;公交车虽然便宜,但因去公交车站不太方便、挤公交也比较困难等问题,很多人就会倾向于选择便宜又便捷的黑摩的。这也反映了影响需求的因素,即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产品价格及性能等。
和需求的概念类似,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它所指的也是有效供给,即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也有供应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黑摩的司机们正是看中了一部分人的“非常态”市场需求而提供了“非常态”的有效供给。但是这种“有效供给”不仅给人们的身心安全带来了隐患,还给当地的交通秩序带来了混乱,是不可取的。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对某项产品或服务产生的购买需求导致了提供某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