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神态是鉴别表情真伪的“测谎仪”

提起表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脸。其实,表情并不仅仅指脸部,声音和身体姿势同样是表情,只不过人们尤为重视脸部的表情。因为脸部的器官较多,所以表情姿态也就比较多。而嘴巴、眼睛、鼻子、眉毛,以及脸部肌肉的变化,往往表达的是人们复杂多变的情感。

表情和语言一样,能直接表达出人们复杂的感情。语言是通过声音配合恰当的声调,来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状态,而表情则是通过脸部器官的配合,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都可以通过表情、语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当人们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状态时,比如,紧张、恐惧、兴奋、愤怒等,往往无法控制面部表情的变化,而那些电视里的演员,常常通过过于夸张的表情,来形象地饰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也就是说,表情能欺骗人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当人们对一个人的言行产生怀疑时,就会习惯性地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毫无疑问的是,表情所展现的神态,也就成了鉴别真假的“测谎仪”。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普遍非常注重表情中的神态,并对表情中透漏的信息十分感兴趣。美国一些机构就对人们的表情行为十分重视,比如, FBI 探员就十分注意观察嫌疑人的表情,并因此破获了很多疑难案件。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通天的能力,只是比其他人对表情更为慎重。当然,仅凭对方的神态就判断对方诚实与否,这是比较武断的,因而他们还会根据案件或事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也是如此,你能从一个人的表情或神态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看到对方咽了一下口水。那么,这种情况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呢?或许,从一些案例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王丽和卫兰是一对老同学,这天,她们不期而遇。由于遇见彼此非常开心,所以她们就热情地聊了起来。卫兰说:“毕业后,你去了哪里?”

王丽说:“在一家国企上班。这不放假嘛,我来母校看一看,没想到竟然遇到你。”接着,她向卫兰问道,“老同学,毕业之后,你去了哪里工作啊?”

卫兰说:“压根儿没去工作,直接嫁给了一个潜力股。没几年,他生意闯出来了,我们就买房子结婚了。现在,我在家做全职太太。”

王丽惊讶地说:“是吗?在家不无聊吗?”

卫兰一脸微笑着说:“无聊什么啊,家里的小鬼头都把我折腾得没时间无聊。幸好生活条件好,有保姆看着,我多少能清静一下。”

王丽咽了一下口水,说:“哎呀,我真为你高兴,你看你有了一个能挣钱的老公,又有了孩子,再过几年,你就可以出去旅游享受人生了。”她说着,又咽了一下口水。

在这个过程中,王丽单调的语气以及吞咽口水的表情动作,都表明了她内心深处并不是真心地为同学卫兰高兴。可以明显感觉到,王丽对卫兰有嫉妒心理,虽然她表面上表现得非常高兴,但是内心非常妒忌她。因为,当一个人在震惊或情绪波动大的时候,神经系统会发挥作用,嘴巴和喉咙会变得干涩,所以,王丽通过拼命咽口水这一神态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嫉妒心理。其实,她表情里的潜台词是:“我嫉妒死你了,明明都是一起毕业的,你却什么都有,又能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我连个男友都没有。”

一些迹象表明,当一个人在说话的过程中,如果做出不停吞咽口水的动作,那么,基本上可以视为对方的话中“掺假”了。对此,你应该注意的是,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时,无论对方想要告诉你的事情是否是好事,只要他在陈述的过程中做出反复吞咽口水的动作,那么,你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话里掺假了。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你结识了一个朋友,对方说:“能够和你做朋友,我感到非常幸运。”而如果这个人在说话的过程中,吞咽口水了,那么这就说明,他并非是真正高兴。

此外,人们在疲倦的时候,都会打哈欠,有的人认为,在交谈的时候,对方做出这种面部表情,是因为对所谈内容的厌烦。但是,一些表情专家不那么认为,他们认为,打哈欠所表现的更深层的意思是不愿意直接面对,于是便选择了这样一种逃避方式。对此,记者深有体会,他们在进行采访时,当提到一些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时,采访对象往往就会下意识或有意识地用打哈欠来回避问题。

王志楠的丈夫是一个酒鬼,并且酒品特别差——每次喝完酒都喜欢耍酒疯,还曾因喝酒在街头闹事,打伤过路人。当她的丈夫再一次喝酒闹事逃走之后,警察来到了这位酒鬼的家里,对他的情况做一个了解。警察问王志楠:“你的丈夫经常喝酒闹事,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态度?现在受害者要求你们赔偿……”王志楠在面对关于丈夫喝酒的问题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打哈欠,并露出一副昏昏欲睡的表情。殊不知,这样的表情和动作,恰恰说明了她的内心想法:她对于丈夫的问题非常无奈,只好有意回避,因为她根本无力解决。

根据警察的经验,除了回避性的咽口水之外,轻触鼻子、做出鼻子瘙痒的表情,也是“言不由衷”的表现。其实,很多人在撒谎的时候,都会做出轻揉鼻子的动作来。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莫妮卡的性丑闻事件接受审讯时,在审讯过程中陪审团发现,当克林顿说的话与事实相符时,就会很少触摸鼻子,表情也极为自然;而当克林顿想要掩饰这一事件,以及当陪审团正面就丑闻事件提问时,克林顿就会做出鼻子瘙痒的表情,眉头皱起来,并且每 5 分钟之内就触摸一下鼻头。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仅仅克林顿触摸鼻子的动作,就做了将近 26 次。其中,有两位陪审团资深人士指出,如果克林顿诚实地回答问题,那么他就不会感觉鼻子瘙痒,并做出摸鼻子的动作。当然,有时人们的鼻子之所以瘙痒,是因为某些身体过敏因素或感冒等,因此,这种揭露对方谎言的解读要配合实际情况一起进行。 67+b1aEQw22GXQLU9h04xJTyias+f698PLmorT6HjV2GyV8EESC5U31zQoDzzNM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