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情商新标准:
你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情商

现在,评估我们工作的标准正在发生变化。衡量我们能否胜任的是一种新标准,评判的内容不仅包括我们有多精明能干、受过怎样的培训、相关业务素质如何,而且包括我们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怎样为人处世。这个新标准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决定招聘哪些人员、决定员工的裁员和留任、决定提拔晋升的人选时,人们都使用这个新标准。

用新的评判标准,就能看出谁会出类拔萃,也能看出谁在关键时刻最容易把事情搞砸。无论我们目前从事什么工作,这些新衡量标准考核的部分都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工作。

这些新标准并不看重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学术能力也不在新标准的考核范围内。新标准假定你已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拥有足够智慧和技术上的实用知识。因此,这个标准更加侧重评估个人特质,比如主动精神、同理心、适应能力和说服力。

这种新标准不是瞬息万变的流行风尚,也不是仅适用一时的管理策略,而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研究人员对各行各业成千上万名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此次研究的精确程度前所未有,研究重点是“表现卓越的员工需具备哪些特质”。结果显示出业绩斐然的员工具备了什么能力和特质,尤其是作为领导者需要哪些能力。

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上班,那么考评时就是看你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尽管你自己可能浑然不觉。如果你正在求职,招聘者多半也会用这些标准进行考评,只不过没有人会明确提醒你这套标准的存在。无论你选择什么工作,一旦明白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和特质,它就有助于你的事业成功。

如果你是公司管理层的一员,那么你需要分析自己的公司正在鼓励发展这些能力,还是横加遏制呢?某种程度上,如果组织气候促进这些能力特质的发展,你的公司就会更有效率和成果。这样就能实现团队智能最大化,也能互相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如果你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或者自己开公司,那么你的能力是否达到巅峰状态,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和特质。其实,这些能力和特质在学校里几乎学不到。尽管如此,你的事业成功与否或多或少取决于你对这些能力的掌握。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保证你有“铁饭碗”,“工作”一词的含义已被“便携式技能”迅速取代,要想应聘成功并保住工作岗位,就必须培养这些重要特质。数十年间,人们时不时谈及这些特质,并给它们冠以不同的名称——性格、品格、软技能或能力,对于这些能力,我们最终有了更深刻确切的理解,所以更贴切的名称应该是——情商。

工作情商为什么如此重要

一位咨询公司经理曾告诉我:“我在工学院上学时,各科平均成绩倒数第一。后来我参军去了候补军官学校,在班级里却成为第一名,这一切要看你怎样进行自我管理、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开展团队合作、怎样运用领导权。同样道理也适用于职场。”

换句话说,真正重要的是以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情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一书中,我主要谈到教育对情商的影响,只有很少篇幅谈到情商对工作与公司生活的影响。

然而,商界的反应强烈,对此话题兴趣浓厚,这让我感到万分惊喜。信件、传真、电子邮件和电话络绎不绝,反响热烈;我忙着回复信件、讲解、提供咨询、答疑解惑,顿时觉得自己仿佛踏上了漫漫征程,任重而道远;面对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人——上至公司总裁、下至普通秘书,讨论内容都围绕着怎样把情商应用到日常工作当中。

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听到的都是相似的回馈。后来,有很多事业有成但学习成绩平平的人告诉我,他们发现出类拔萃的关键因素不是专业技能,也不是书本知识,而是情商。他们说,我在书中谈到情商丧失会招致生意上的损失,这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是大胆挑战狭隘的“能力万能论”的时候了。他们对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有了一种新观念。

这些人十分坦诚,很客观地谈到公司人事测评体系中未能触及的层面。很多人具体谈到自己经历的教训(本书每次重述“情商丧失”案例时不会提到具体个人姓名或公司名称)。但是,也有很多人讲述成功的案例,证明情商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实用价值。

于是我开始了历时两年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写进本书中。我努力调查研究,应用了我多年来所学的各种专业技能。开始,我使用新闻记者的方法,深入挖掘素材,得出结论。然后,我又转换角色,回到本专业,以职业心理学家的视角,竭尽全力研究情商在个人、团体和组织机构中发挥的作用。在研究中,我运用了几百家公司的数据资料,采用严谨的科学方法,量化分析情商的价值。

这一研究勾起我往昔的校园回忆。曾几何时,我在哈佛大学求学,后来留校任教,期间也做过类似的研究。那个研究只是对智商( IQ )神话地位的初步挑战,当时人们认为成功的关键仅在于智力因素。这一荒谬的观念居然受到众人的追捧。我的工作促成了一个小小的学科分支的诞生,该学科研究分析哪些实用能力推动人们在不同工作岗位和各种机构中获得成功。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工作表现是否卓越超群,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几十名不同学科的专家对世界各地近 500 家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性组织进行了分析调查,所得的结果却十分相似。他们避免了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单独进行研究时难以避免的偏差与局限,所以研究结果十分有说服力。他们的结论都指向一点:情商在取得工作成果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实际上,任何岗位都是如此。

诚然,他们的观点对于职场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怎样进行自我管理、怎样与周围的人交往,这些都是大量传统管理理念的核心,但是我们调查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中的资料与内涵。我们已经进行了 25 年有价值的、以观察为基础的研究,研究结果确切地显示出情商与成功息息相关。

再者,在我们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几十年间,我一直关注着神经科学前沿的新发现,这一点为我深入探索情商模式奠定了脑科学的研究基础。有很多商界人士长期以来对“软性”心理学按照惯例持怀疑态度,一向对此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对那些风靡一时的理论也是如此。但是,神经科学却清楚地显示出情商的地位非比寻常。

针对情感的原始大脑中枢当中,已经存在自我管理与适应社会的技巧。因此,为人处世的技能是以生存与适应能力发展的传统为基础的。

神经科学中提到,大脑中针对情感的部分与大脑中针对思想的部分是不同的。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围绕“洞悉事物的能力”这个重点。这让我对传统的公司培训与开发模式提出了挑战。

其实不仅我一人曾提出这个挑战。在过去两年,我担任了情商研究组织联合会的主席,这个组织是由各商学院、联邦政府、企业的许多研究人员组成的。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商界中,训练人们聆听、团队建设的领导方式和随机应变能力方面的培训存在很多缺陷。

大部分培训课程都注重知识方面,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结果耗时费力。培训真正需要的是:从新的角度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员工提高情商。

走出情商的误区

当我走访世界各国时,曾向很多商界人士咨询并交流心得,我遇到某些有关情商的普遍误区。让我先澄清一些最常见的误区。

第一,情商不是指行为温和儒雅。举例来说,在某些事关重大的时刻,情商可能不需要行为温和儒雅,相反,有时就是需要直言不讳,指出令对方不舒服、一直逃避的重要事实。第二,情商并非放纵情绪、尽情发泄——“让个性随风飘扬”,而是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在表达时既得体又很有效果,让大家齐心协力,顺利达成共同的目标。

而且,女性并非在情商方面比男性优越,而男性也不比女性优越。在情商方面,我们每个人各有千秋。我们当中有些人具有同理心,却不擅长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有些人擅长察言观色,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欠佳。

确实,男性与女性以整体上来说都有其不同的优势与弱势。一份情商分析对上千名男性与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平均来说,女性在情绪方面更加敏感,体贴别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男性则有更强的自信心,乐观积极,更容易适应环境,可以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

但总的来说,男女两性的相似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有些男性善于社交,在人际关系方面像最敏感的女性一样,很体贴,乐于替人着想;同样,有些女性像最善于控制情绪的男性一样,能够承受压力。的确,平均来说,男女两性的优势与弱势相差甚小,所以在情商方面没有性别的差异。

最后,情商高低并非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仅在儿童时期的早期才会得到开发。智商在十几岁之后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情商却不同,在我们一生当中,情商都可以通过从经验当中学习来持续开发——我们的情商可以不断提高。实际上,一项针对人们情商进行的长达数年的追踪研究表明,人如果越来越善于控制情绪和抑制冲动,越来越善于激励自己努力,能运用同理心,善于社交,那么他的情商也随之升高。对于这种情商的提升,有一个以前常被提起的贴切的形容词——成熟。

情商:被遗忘的重点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开发情商是企业管理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特里亚公司是一家瑞典电信公司,这家公司的经理对我说:“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不再只是产品,还包括你的用人方式。”琳达·基根( Linda Keegan )是花旗银行负责行政发展的副总裁,她曾对我说:“情商是一切管理培训项目的内在前提。”

我曾经多次听到这个案例:

一家生产航天产品的工厂里有 100 名员工,它的总裁对我说,他供货的公司中有一家叫作“联合信号”的公司,这家公司要求这位总裁及所有员工都接受时下流行的“质量管理小组”培训。这位总裁认为:“他们想要我们有团队精神,这一点很好,但是我们觉得那可不容易:如果你们还不是一个团队,何谈团队精神呢?要大家组成一个团队,我们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情商。”

德国西门子公司协调总部的经理告诉我:“我们开发新产品,并且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些方式非常有效地增加了利润。但是在取得这些显著成功的同时,我们公司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如今,我们了解到必须更好地用人,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再次推进公司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尝试让公司在情商方面得到拓展。”

福特汽车公司的前项目经理曾经提到,在设计林肯大陆车型时,他们采用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开发的“学习型组织”法。他说,自己在了解了情商以后,突然有所感悟,觉得“如果我们想成为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就要开发情商”。

1997 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针对一些大公司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在评估生产经营情况、招聘员工时, 4/5 的公司正在通过培训和开发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情商。

既然大家在开发情商方面都已达成共识,那么我又何须再写这本书呢?因为很多或者大多数组织在提高情商方面效果不明显,徒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比如,对领导能力培训的效果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参见第四部分),如果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一星期的强化训练,那么所受的训练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反而会产生微小的负面影响。

很多公司已逐渐认清了这一事实:即使进行费用高昂的培训,也可能出问题——确实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在培训中没有培养个人与公司的情商,也没有提到“情商是提高竞争力的秘诀”,那么所谓的“培训”就很荒谬了。

为什么现在情商变得至关重要

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夸耀推动公司发展至今采取的特殊管理方式,所有人(包括他在内)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大家只有流动办公室,每个人都有一台小型笔记本电脑可以与他人交流。职位的头衔不那么重要,员工们在一个跨职能的团队中工作。员工们充满斗志,通常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如果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呢?”我问他。

“绝对不会出现问题。”他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

他的话实在荒谬至极。有一次,我随机找他的员工聊天,才得知了真相:狂热的节奏使人们筋疲力尽,私生活也被剥夺了。虽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沟通,但大家都觉得对方没有真正地倾听。

人们渴望互相联络,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也渴望开诚布公地好好沟通一下。

在这个分散的新式工作计件制度的商业环境中,人际关系比以前更重要。大变革从未停息,科技一日千里、全球竞争以及机构投资者们的压力不断升级,经营的暗潮日益汹涌。

另一个现实让情商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由于各公司尽力缩小规模,使得留下来的员工担负更多的责任——这些责任都是很明显的。过去,一名中层管理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掩饰个人的急躁脾气和羞怯心理;现在,这些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情绪、克服困难、团队合作和领导的能力)都暴露无遗,比过去更加一目了然且显得举足轻重。

劳动力的全球化使得富裕国家将员工的情商放在特别优先考虑的位置。在这些国家中,如果他们想维持较高的工资,要依赖于一种新的生产力。结构上的重整与技术上的革新是不够的,就像上文所提的生物技术公司一样,流水线作业与其他革新常常带来新的难题,这些难题则亟待高情商来解决。

随着商业的改变,管理者所需的特质也在改变。研究人员对表现极其出色的员工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调查,该研究数据显示,组建团队与应变能力这两项技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与公司的成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却变得十分重要。崭新的能力开始在优秀的管理者身上表现出来,特别是革新能力与集思广益的能力。新的挑战需要新型优秀人才。

你随时面临失业的可能

一位朋友在一家《财富》 500 强公司工作。一天,这家公司要裁员,计划解雇几千名员工,这位朋友告诉我:“真的很恐怖!这么多我认识多年的朋友被解雇、降职或者调离,每个人都进入了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我虽然还有工作,但是我在这个位置上仍旧感觉危机四伏。

“我在这里 30 年了,以往我们的想法是:只要我们踏实工作,公司就会养活我们。现在突然告诉我们‘公司里任何人都不会有高枕无忧的工作了’。”

看起来,现在无论哪家公司都不会有高枕无忧的工作了。对员工来说,现实确实残酷。大家的观念逐渐变成:没有谁的工作是绝对有保障的,即使他们所在的公司前景光明也在劫难逃,这就意味着恐慌、忧虑与迷茫的情绪会四处蔓延。

这种不安的情绪正在滋长。一家美国猎头公司的报告表明,打电话咨询招聘信息的人多半是在职人员,他们因为害怕失业,所以已经开始寻觅其他的工作机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始公布首批 40000 名裁减人员名单时(该公司那一年的年利润是 47 亿美元),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约 1/3 的美国人担心家人可能马上失业。

在美国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失业人数时,这种恐慌甚至仍旧无法消散。工作当中的动荡不安(经济学家称之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现在成了工作生活中令人烦恼的现实。这是现今工作生涯中令人困扰的现状,是造成席卷欧洲、亚洲和美洲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经济体的全球性风潮。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并不能保证员工工作稳定,即使经济蓬勃发展,失业也在所难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说,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是“我们促进经济繁荣而不得不付出的惨痛代价”。

现在,关于工作前景有一种明显的迷茫之感。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层主管对我说:“我们的办公场所就如同寂静的战场,无声中涌动残酷的暗流。不要将你的忠心献给一家公司,永远不要期望公司会给你什么回报。所以每个在公司里的人都自顾自地埋头苦干——你需要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但也要应对突发的变动,并且为自食其力作准备。”

一些年长的员工早年受到“能者为王”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所受的教育是:教育和科学技术是通向成功的永久性敲门砖。而现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无疑让他们难以适应。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你想成功,你不仅要有聪明才智或者掌握精湛的技术。在这个日趋动荡不安的未来就业市场中,我们还需要一种生存(当然也包括事业有成)的技能,例如能屈能伸的韧性、主动性、乐观态度和适应能力。这样的内在特质受到更多的重视。

即将到来的危机——智商提高,情商下降

1918 年,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招募新兵时首次大规模采用智商测试。自那年以后,美国人的平均智商提高了 24 ,全世界的发达国家也都差不多。智商提高的原因是人类摄取的营养更加丰富,孩子们接受了更多的学校教育、接触了电子游戏和益智游戏——这些益智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空间技能,孩子们都生活在较小的家庭中(一般来说,小型家庭的孩子智商高与其家庭规模有着某种联系)。

但是,在工作中却出现了一种危险的悖论:随着孩子们智商的提高,他们的情商却呈下降趋势。有一项对父母和教师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显示:现在这代孩子的情感问题比以前的孩子多。平均来看,孩子们越来越孤僻和沮丧、更加易怒悖逆、更加烦躁高傲、容易忧虑、更加冲动且好斗。

随便抽取两组美国孩子,他们的年龄在 7~16 岁之间,由最了解他们的成人(父母与教师)进行评估。一组调查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另一组调查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经过 15 年,孩子们的情商一直呈下降趋势。虽然较贫困的孩子平均情商开始时要低一些,但是经济状况各异的孩子的情商都呈下降趋势:无论是生活在郊区别墅区的孩子,还是城中贫民区的孩子,他们的情商都是如此。

上述研究的研究者、佛蒙特大学心理学家托马斯·阿肯巴克博士( Dr.Thomas Achenbach )与同事们一起在其他国家做了类似的调查,他告诉我,孩子的基本情商下降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最有说服力的迹象就是年轻人出现的问题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包括感到绝望、行为孤僻、滥用药物、犯罪、暴力违法、抑郁沮丧、饮食不规律、意外怀孕、恃强凌弱与辍学。

对于工作场所来讲,这个迹象十分棘手:在员工当中,他们情商中的缺陷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入职的员工。阿肯巴克博士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所研究的孩子们在 2000 年时恰好 20 多岁,也就是说,情商下降的一代人正走上工作岗位。

雇主想要的是什么

一项针对美国雇主的调查显示:为他们工作的员工中有半数的人停止学习,在工作中也没有提高; 40% 的人不能与同事通力合作;前来应聘的职场新手中,只有 19% 的人能够在工作习惯方面做到自我培养。

越来越多的雇主抱怨新入职的员工缺乏社会经验。一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评价说:“太多的年轻人受不了批评:如果别人针对他们的做法给予反馈,他们就变得心存芥蒂、充满敌意。别人对他们的表现做出反馈,他们的反应就好像自己受到了人身攻击。”

不仅是新入职的员工有这个问题,一些资深的主管也是如此。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通过就读于好学校、取得优异成绩便可以出人头地。但是现在,职场上到处可见受过良好训练、曾经颇有前途的员工,他们的事业却停滞不前——可能还呈现下滑趋势或者出错,因为他们在情商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一项针对雇主寻找员工的要求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具体专业技能现在远不如在工作中学习的潜在能力重要。之后,雇主列出以下清单:

· 倾听与对话沟通。

· 对挫折和逆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灵活应对的能力。

· 自我管理、自信心、目标明确、想要发展事业的意识,以及对成就有自豪感。

· 在团队中的影响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面对不同意见时的沟通技巧。

· 在组织中具有感召力、愿意作出贡献、具有领导潜能。

雇主期望员工具备的七项能力中,只有读写算术能力是在学校里习得的。

对公司招聘工商管理硕士的要求调查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公司最重视三种能力:沟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主动性。吉尔·法杜( Jill Fadule )是哈佛商学院招生及经济资助部门的管理者,他告诉我,“同理心、富有远见、与人相处和睦、合作精神”是学院录取学生时要考虑的能力。

阅读本书,真正提升你的工作情商

我写本书的目的是,在个人、团队和组织三方面,为大家提供工作中运用情商的科学指南。我写每一部分时,都以各行各业工作者的感受作为依据,读者可以一路倾听他们的现身说法。

在第一部分中,我主要阐述要想在工作中出类拔萃,情商比智商或者技术专长更重要。对于卓越的领导者来说,几乎每项工作成绩都离不开情商。商业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公司通过提高情商获得卓越的成绩。

在第二部分中,我详述了 12 种特殊的工作能力,这些能力都建立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包括主动性、诚信可靠、自信、企图心等,我还描述出每种特质对卓越的工作表现有何特殊贡献。

在第三部分中,我着重讨论了 13 种关键的技能,比如同理心、政治敏感、集思广益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这些技能能够武装我们,让我们在其他创业者都经历挫折时乘风破浪继续航行。

结合全书各部分的内容,读者在工作中遇到情商问题时,可以对情商所起的作用有大概的了解。如我在第三章所述,优秀的工作表现不一定需要我们在情商的各个能力方面都十全十美,只要我们在具有决定性的方面表现足够出色,就能取得成功。

在第四部分中,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无论我们的某方面能力多么欠缺,我们总有提高的余地。为了帮助那些想要提高自己情商的读者,也避免他们浪费时间,我提供了实际的、科学的指导,用最佳方式帮助读者提高情商。

在第五部分中,我讨论了情商对组织的意义。我在这个部分讲述了一家公司的案例,阐述为什么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业绩,而且能够营造令人满意的工作氛围,员工可以更尽心尽力地工作。我在这部分还讲述,如果公司未重视员工的情感状况就会遭遇一些风险,也说明在动荡的岁月,这些组织利用情商得以生存并发展壮大。

虽然本书的目的是为大家提供帮助,但是本书不是一本自助图书。如今可能是一个自学手册泛滥的时代,那些手册都夸夸其谈,声称可以提高情商。虽然这些书无疑有若干益处,但是通常都会对提高情商的要素加以曲解。读者在本书中读到的并非速成改进法,而是使人逐步提高情商的具体而有效的要领,这些要领来自各种研究发现、新观点,以及世界各地众多组织和团队实践的综合经验。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中,前途越来越依赖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巧妙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希望就是,在新世纪中,为所有人即将面临的个人前途及商业挑战提供具体可行的指引。 ZIwEBW+cNJenxloi/GQ7tajMSrnFM87LILnEW9q0/jpnlhoOAdRZ9ShML5LhAl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