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入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

1978年的秋天,宗庆后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插着梦幻的翅膀从京城飞来。由于各地知青的家长不断上访,中央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如果家长能够放弃城镇职工工作,退休回家,那么其知青子女,就可以回到城中顶替父母的职业。这个消息对于执教30多年的王树珍来讲,无疑是个好消息,为了让宗庆后能够尽快回城,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教师岗位。要知道,王树珍即使生病了,都不会请假休息,而为了长子宗庆后的前途,她毅然向学校递交了退休申请函。

1978年的腊月,虽然寒风萧瑟刺骨,但宗庆后的心中却洋溢着温暖,他隐忍了这么多年,坚持了这么多年,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在母亲无私的付出和召唤下,踌躇满志地迎着腊月的寒风,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家。宗庆后心中的激动之情是难以言说的,离开偏僻的地区,回到富饶繁荣的城市,代表着他终于有机会一展才华了。可是,等待他的并不是美好的前程,因为文化程度较低,所以按照教师的标准及规章制度,宗庆后不能顶替母亲王树珍的教师职业,而是被安排到学校附近的农校办纸箱厂做工人。宗庆后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一叠叠纸板,不停地将其折叠成纸箱。面对比茶场更加枯燥的工作环境,宗庆后也时常在心里问自己:“难道母亲为了我放弃自己热爱的职业,千辛万苦地让我回到杭州,就是让我继续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吗?”

宗庆后心有不甘地想,自己好不容易走出了山区,回到省会杭州,环境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和交通不再避塞,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并把握机会,就一定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疆土。于是,宗庆后一向沉稳安分的内心,逐渐开始躁动了。他渐渐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不断向农校办纸厂的领导提一些新奇的意见和建议,他在工人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坚决说“不”,对那些看不惯的事情据理力争,可以说,他并不看领导的脸色行事。

厂里的领导对这个真才实干却不服管教的大龄青年十分头痛,为了挫挫宗庆后的锐气,也为了帮厂里的产品打开销路。领导对宗庆后说:“小宗啊,你不是点子多吗?看你能说会道的,在厂里做纸箱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厂里决定把你调去当推销员,专门为厂里找销路,每给厂里接一笔生意,就按销量给你加提成,怎么样?”宗庆后想都没想,就欣然同意了。其实,校办纸箱厂里所谓的“推销员”,看似是一个体面的职位,但实际上是十分寒碜的工作:无非就是踩着三轮车,像以前卖冰棍的一样,卖厂里出产的作业本、纸箱之类的产品。

当时,在其他工人眼里,“推销员”可是一个苦差事,整天在外面到处奔波、受人白眼,风吹雨打、吃苦受累在所难免,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纸厂里做纸箱来得轻松自在。可是,宗庆后和别人想的不一样,他不认为做“推销员”是吃苦的活儿,反而干得精神十足。每天宗庆后都会踩着三轮车,到不同的单位去送纸箱,跟很多不同单位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这让他结识了很多朋友,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套路及做生意的窍门。虽然接触的都是一些做小生意的人,但这还是让他感觉很充实,学到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

最让宗庆后高兴的是,厂里分给了他一间单独的宿舍。虽然厂里分给他的宿舍离他工作的地方有10多千米的路程,但他还是十分高兴。因为他不用再住集体宿舍了,而且,先前母亲看他在厂里住得不方便,想让他住回家里,但是除了父母以外,他还要和几个弟弟挤在一起,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弟弟们也感到很不方便,所以,厂里的分配无异于及时雨。有了这间独立的小房间,宗庆后就可以安静读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这是他最大的享受。而让宗庆后意想不到的是,这间宿舍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空间,还给他带来了一份美好的姻缘。

宗庆后搬到宿舍之后,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从来不出去串门闲聊,这引起了隔壁老伯的注意。老伯是一名退休干部,宗庆后搬来之后,他以为自己安静的日子到头了,没想到,等了几天,也没见宗庆后有什么动静,更没有见他带其他同龄的年轻人来这里闹腾,更别说打牌、喝酒和抽烟了。于是,这位退休老干部留意起了这名大龄男青年,经过几次接触,老干部发现宗庆后读过很多书籍,并且懂得上进,觉得这样的年轻人很难得。老干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忍不住问宗庆后:“小宗啊,你今年多大了?”

宗庆后放下手中的书,回答道:“快36岁了。”老干部说:“老大不小了,不能光看书,也得考虑一下个人的终身大事啊!”宗庆后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办法,像我这样的年纪,想找个合适的还真难,还是随缘吧。”宗庆后说的并不是客套话,其实,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下过乡的知青,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异性接近的,但是那时候他心不在此。而现在,宗庆后已经回到杭州,说“自己还不想找”那是假话,但年龄在那里摆着,确实已经过了恋爱的好时候。再加上缘分可遇而不可求,感情的事情急也没用,所以他也就没多想,在这位长辈面前,宗庆后还是放得开的,他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干部聊天。

老干部说:“瞎说,你是个优秀的小伙子,合适的女孩还不好找?”老干部拍拍宗庆后的肩膀,说:“放心,大伯一定帮你物色一个好姑娘。”说来也巧,就在老干部把宗庆后的终身大事揽在身上后没多久,曾经单位里关系很好的同事,也拜托他帮自己的大龄女儿找一个品行端正的男友。老干部一听,眼睛就亮了,心中惊呼:“她和小宗真是天作之合啊!”其实,老干部之所以认为宗庆后和她很般配,是因为他对这位同事家的大女儿非常了解,她叫施幼珍,模样长得端庄秀丽,且性格温和、善解人意。施幼珍在杭州第八中学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她可以留在城里,不用下乡做知青,然而,富有责任心的施幼珍把留城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妹妹,自己主动报名去了黑龙江——东北边陲一个名叫雁窝岛的小兵团。那里地处偏僻,大部分知青都是男生,知青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割麦、养猪、放牧等,这个鱼米水乡长大的弱女子施幼珍也学会了这一切,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当上了副排长,让众多的男知青对其刮目相看。

1978年,在新政策的推广下,施幼珍回到了杭州,并被安排到商业系统工作。那时的施幼珍已经三十而立,在大部分人眼里,这样的年纪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施幼珍回城之后,相亲活动就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朋友介绍的、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性格大胆的男孩,甚至直接向她表达爱意。可是,外表温顺的施幼珍却有自己的主见,她有自己的择偶标准,长得不帅她不介意,有没有钱无所谓,没有地位也不介意,她认为只有人品好,有进取心和上进心,才能和自己共创美好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宗庆后和施幼珍有共同点:他们都是家中的长子、长女,都是下过乡的知青,在偏僻的山区度过了人生最绚丽的青春,长期生活的磨炼,让他们的内心非同一般的坚强,并且思想也都在一个层次上。在很多方面,两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因此,老干部认为,两人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于是就立刻通知了他们,并安排了见面。

宗庆后第一次见施幼珍,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个清新秀丽的女孩,身上散发着一股自然亲和的气息,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谈吐大方、善良温婉,让鲜少正眼看异性的宗庆后,也忍不住想多看几眼。而施幼珍对这个衣着朴素、举止稳重可靠的青年,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再加上,两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很多,因此越谈越投机,在一次次愉快的交谈中,两人不知不觉地对彼此心生爱慕。经过一年的交往,宗庆后和施幼珍的心已经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后来双方父母见面后,均对这场婚姻表示赞同,尽力为他们办理婚事,终于让这份姻缘修成了正果。 X6oSRzTk2GJPU3aHdbmDV5bvbzWBIm6J1XkpPripVuH1+9mprfysXTWaw94nzr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