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尚贤 1 ,使民不争 2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3 ,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4 ,实其腹,弱其志 5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6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7 。为无为 8 ,则无不治。

1 尚贤: 标榜贤明。

2 不争: 指不争功名,返自然也。

3 可欲: 多欲之意。

4 虚其心: 使人的心灵开阔。

5 弱: 与虚一样,是老学特有用词,是正面和肯定的意义,指心志的坚韧。

6 无知无欲: 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7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8 为无为: 以无为的方式去做,即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不标榜贤明,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盗心;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与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后人常以此误认为老子主张“愚民”政策。老子深感人民攻心斗智、机诈相见给社会带来的混乱,因此提倡为政者一方面要保障人们的安饱,另一方面也要消解巧伪的心智(“无知”)、消除贪欲的扩张(“无欲”),期望统治者培养笃实的政风,引导人们恢复真朴(“愚”)。 ACm4zVsI7zXFzyZGMiwDoOdDce7gIW4Onqs7K4xq1kFMJ3bsOqOvClgq2QPUQ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