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VIP免费超新鲜
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在他生前并未出版。在本书中,尼采将目光锁定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他依靠流传下来的残篇断简,尝试重构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思想群像,带我们走近和重获那些伟大的人,向我们展示尼采哲学思想的希腊渊源。 这不仅是一部哲学史研究,更是尼采哲学思想的宣言,揭示了尼采对哲学本质的独特理解——以个性化的生命实践对抗虚无,在生成与创造中肯定存在的价值。 正如周国平所言:“哲学是生活方式而非知识。哲学的使命是价值性质的,即关切生命的意义,使人活得伟大,为此须约束盲目的求知欲。在这方面,希腊人是典范。”
别再问我什么是女性主义
山口真由
我们何以成为当下的女性? 本书以沃斯通克拉夫特、麦金农、上野千鹤子等重要女性主义者为轴心,以4次女性主义浪潮为纬、重要历史事件为经,勾勒出近200百年间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全貌。 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描绘女性主义运动取得突破的瞬间,闪耀着激情与智识的前辈身影,各大主要流派及其论争。展示出前人为扩大女性生存空间所做的努力,以及当下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种种变革。 这是一本包罗万象,可以按图索骥、轻松翻阅的女性主义小百科,为读者提供思考的抓手与行动的燃料。
差点消失的桥西
阿曼达·普洛斯
阿曼达的儿子桥西终于上大学了,一切都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抑郁症如同一个黑色的怪物悄悄走近他身边。眼看孩子经受痛苦,对妈妈来说是怎样的煎熬?在紧闭的房门另一边,这个年轻人的内心又经历了什么? 几年后,他们一人一个章节,写下了那段被黑暗吞噬,又携手走出黑暗的日子。书中有桥西对抑郁症患者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时而绝望,时而带着一丝幽默,却始终坦诚。也有阿曼达痛彻心扉的叙述:她倾诉看着儿子受苦时的心情,试图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始终在他身边给他支持。 这本书,正是他们在那段黑暗岁月里所渴望拥有的指引。对于每一位抑郁症患者,以及每一位深爱着抑郁症患者的人,这本书传递了一个清晰的讯息:你并不孤单,希望永远存在。
多希望我能拉住你
罗里·奥康纳
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主席罗里·奥康纳教授,将30年研究成果浓缩成这本实用手册,系统性解答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1.谁可能自杀 2.他们为什么自杀 3.关键时刻怎样保护他们 关于自杀者的动因和行为,本书澄清了14种常见误解,纠正了7种偏见。 同时提供了一份完整的自杀干预实用指南,包含: 1.针对高危人群的四套专业心理干预方案 2.快速阳断自杀冲动的“六步安全计划” 3.“简短接触”式干预,非专业人员也能实施 还针对自杀者亲友和心理工作者,给出心理支持策略。
蜡烛的故事
迈克尔·法拉第
《蜡烛的故事》是一本能让孩子从一支蜡烛爱上科学的经典少儿科普书,作者是值得获6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巨匠法拉第。 全书由一根蜡烛展开,法拉第围绕着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各种变化,进而引出一系列科学现象,生动地阐述了氢、碳、氮、氧等多种物质的特性与相互关系。为了满足孩子们旺盛的好奇心,法拉第还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将知识通过实验串联起来,循循善诱,解答现有的“为什么”,又引导孩子们思考新的“为什么”,从而开启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 孩子读这本书,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科学,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家长读这本书,能学会引导孩子提问题,辅导孩子科学课不再头疼;老师读这本书,将法拉第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工作里,能让课堂更加有趣。 果麦版《蜡烛的故事》优化翻译、重绘插图,将科学大师的讲座还原给小读者们,让百年前的科学经典重新焕发生机。 本书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三、四年级自然科学推荐读物。
轻释压
詹妮弗·L.泰兹
这是一本关于压力管理的心理自助读物,作者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治疗师詹妮弗·L.泰兹。 想要实现人生价值,压力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代价。因此,作者提出“轻释压”的方法来应对当代人工作和生活中的高压情境和挑战性机遇。 “轻释压”的目的不是彻底消除压力,而是与压力为友,即在需要时能快速缓解压力给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化压力为动力,激发更好的表现。 书中包含75个解压策略,这些策略包含思维、身体和行为三个维度,既有适用于高压时刻的情绪急救包,也有适合长期应用以增强心理韧性的练习方法。 它们能够帮助读者在没法获得专业心理咨询的情况下快速转变心态和行为,并在驾驭压力中逐渐意识到,人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改善自身的感受
晓寺
三岛由纪夫
《晓寺》是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三部。前作《春雪》的主人公清显在这部小说中转世成了泰国的公主,与前世的老友本多重逢。本多一直在寻找清显的转世,但当他在印度圣地看到死亡的终极场面后,本多最终领悟生死是一种循环而死亡不可避免,从此放飞自我,逐步黑化。而清显转世之身却被蛇咬死,开启了下一次轮回。小说情节简单,却信息量巨大,有加速人心跳的禁忌之恋,有对生死和欲望的人性拷问,有瑰丽的热带风光,还有东南亚悠久而独特的人文风俗。同时,凭借作者强大的笔力,对故事中人随时间流逝微妙又巨大的心境转化进行了细致描写,使全书具有代入感。
找回我自己
萨拉·库布里克
作者萨拉·库布里克24岁时经历严重的恐慌症发作,陷入自我迷失:不快乐、认不出镜中的自己,为婚姻、学业与各种社会角色所束缚。作为心理学博士,她一边自我疗愈,一边为同样存在身份、关系、创伤问题的人提供咨询。最后不仅走出困境,还继承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衣钵,成为广受欢迎的“千禧一代治疗师”,帮助无数来访者走出困境。 她认为自我迷失是当代人不快乐的根源,会引发情绪、身体等问题。在本书中,她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为读者绘制出一条从迷失到觉醒的地图。从情绪觉察到身体联结,从设立边界到成为人生主角,带领读者找回自我,过上有活力的生活。
金桃(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杨晚晴
公元八世纪,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交流因丝绸之路而变得更密切,催生出了比肩工业革命的技术文明。在这里,有热力驱动的城镇,有机械傀儡士兵,有经纬线编制的算机语言……这个世界自由、丰富,孕育出灵性和生机;同时,暴力和阴谋也在酝酿成形。 深藏在沙漠腹地的学院掌握着当世最先进的机械核心算法——金桃,传说它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因此,大唐、大食、突骑施、影国等各方势力对学院里的技术虎视眈眈,一场围绕金桃而起的争夺战毁灭了学院。 离乱之中,怀揣金桃算帛的异族少女、渴望建功立业的大唐士兵、神秘莫测的影国使者,三人结伴东行,一段浸染泪水和鲜血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无人知晓,金桃指出的道路,最终通往盛世还是乱世……
机器之门(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江波
不远的未来,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类社会中掀起巨大波澜。著名独立记者楚南天在现场直播时,被一伙暴徒劫持到神秘基地,受到机器人“萨拉丁”的威胁,要求他配合机器联盟的颠覆计划。拥有钢铁之躯的特种战士冯大刚受命潜入恐怖分子基地,营救楚南天。在一个自称“小六”的神秘黑客的帮助下,营救行动成功。然而这期间,全世界风云突变,“阿尔法”人工智能接管了机器联盟,对人类展开全面进攻,掀起腥风血雨!楚南天和冯大刚在不同的情势下,用各自的方式抵抗机器人的攻击。“阿尔法”的军事优势无可抵挡,但来自敌营的“萨拉丁”却带来了最后一丝希望。为了各自的目的,原本的敌人走在一起,去争取人类最后的荣光……
机器之魂(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江波
各方力量汇聚北方,共同对脑库发起攻击。冯汉杰成为赢得战争的关键,而他本人似乎也正在成为与脑库、与当年的阿尔法一样的超智慧存在。一幅惨烈壮阔的战争画卷就此展开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何建明
珍档解密,著名作家何建明和“红岩”文化研究专家厉华联袂重写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全书通过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历史细节、幸存下来的革命者及其后代的采访、数十幅珍贵图片,极真实、极丰富地再现“11· 27”大屠杀“血染红岩”的惨景,揭秘革命志士成功“越狱”白公馆的真相。通过革命者内部叛徒们“背叛的代价”,富有的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革命者和特务内部的“另一种背叛”,“女人无叛徒”的历史解读和当下思考等,建构起“忠诚”与“背叛”交织的故事和复杂人性,直指内心:我们会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 谁才是《红岩》里江姐真正的原型?谁曾想叛徒竟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被杀害?谁知道险些让戴笠撤职的中共“美女间谍”张露萍?《红岩》作者罗广斌写就的尘封了57年的《报告》,一直被视作党的高级机密而没有被公开,那缺失的两页到底写了什么,竟让某些人如此害怕?……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第4版)
吉沅洪
“树木-人格测试”是表达艺术疗法种的一种,由来访者自由创作树木,以此作为咨询师了解来访者、与之沟通、开展治疗的方法。《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第4版)》在前文基础上,保留书稿主体部分,删掉原附录中《大学生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信效度分析》和《JUNG空间象征图式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验证研究》两篇文章,增加《大树鸟巢画》,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新成果。同时,本书在编排上,优化了文字与图示的组合呈现方式,是图文结合更紧密,修改部分图示,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优化版面结构,更利于读者边读边做笔记。
阿Q正传
鲁迅
本书稿收录了鲁迅的《阿Q正传》《坟》。《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于1921年底的一部小说,它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坟》收录了鲁迅1907-1925年所作的论文23篇。
朝花夕拾
鲁迅
《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本书还收集两部鲁迅经典作品:《三闲集》《汉文 学史纲要》。
故乡
鲁迅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本书还收录了鲁迅与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结集——《两地书》。
狂人日记
鲁迅
本书收录《狂人日记》《热风》两部鲁迅经典著作。《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热风》指的是鲁迅写于1918年到1924年的杂文集。当时中国处在最黑暗的时代,许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会病根所在,文化界有无情的冷和有情的讽刺。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23年度·第34届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自1991年开始设立的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代表了中国新闻业务的最高水平。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作为新闻写作的精品案例,在新闻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本书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收录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全面展现2022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优秀成果,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出版价值,是一部值得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参阅的图书。 全书近50万字,是对2022年全国新闻战线优秀作品的全面集纳和展示。
泥泞之花
祯言
财神节的神秘规矩、泥泞之下的复仇之花、人渣本愿的致命陷阱、竹马为爱燃起的熊熊烈火……当真相被黑暗吞噬,谁能撕开虚伪的面具?这是一场关于背叛、复仇与救赎的致命游戏。被锁链禁锢的少女、死而复生的诅咒、藏在项链中的亡魂……每一篇故事都藏着让人脊背发凉的秘密。当至亲变成魔鬼,当爱人沦为凶手,她们的选择只有——以血还血!
钟馗斩鬼传
刘璋
墨染钟馗三尺剑,云开人间无鬼烟——看神威判官踏阴阳、斩魑魅,护一世清明长夜。《钟馗斩鬼传》是清代小说家刘璋(号烟霞散人)创作的一部长篇志怪讽刺小说,共十回。作品以钟馗死后受封为驱魔大神为主线,描写他依“鬼簿”逐一斩除妖鬼的故事。书中的“鬼”并非单纯的神怪,而是对社会丑恶、人性缺陷的象征。借助钟馗斩鬼的情节,作者讽刺贪婪、虚伪、奸诈等人间恶行,揭示世态炎凉,充满寓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