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兵讲美食课:主食万岁+春季养肝+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全6册)
- 徐文兵
- 吃,是分层次和阶段的。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可以分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愉悦。层次逐渐上升,从数量到质量,从食物品质到饮食文化,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吃法。
《美食课》系列是在中国传统中医哲学的基础上,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据中医中药学经典传承,按照食材不同的属性,结合人体自身不同的状态,选择适当的烹调方法,制作适合的“美其食”,追求独立守神,与自己和,与家人和,与世界和的“知道者”境界。
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遵循中医营养学的养生理念,并根据南北方饮食差异分别给出春夏秋冬不同的节气菜谱。秉承君臣佐使、性味归经、色香味形,分别给出吃法总概和对应的菜品,灵活运用中医思维来处理各种食材。
-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 黄晓丹
- 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
“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和内心的稳定;也得以看见,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
作者以女性学者的细腻浪漫,挖掘诗人不为人知的一面,构建丰满立体的九位诗人;以诗性文笔,带读者跨越古文障碍,直抵千年幽微心事,照见共通的生命处境;以扎实的文献校勘和文史互证,再现诗人心灵与现实冲突的历史现场。
- 管理沟通:影响力成长视角
- 王青
- 本书将从沟通的影响力原理、管理活动中个人工作实务的沟通影响力、工作群体间的协同沟通影响力、引领员工行为的愿景沟通影响力共四篇展开。在管理沟通中,首先需要掌握沟通本身的影响力,然后提高管理活动中与实务工作相关的沟通质量水平,进而提升员工之间协同工作的沟通能力,最后驾驭从行动到理念的沟通意境,以达到沟通影响力在内容和层次上的潜能开发。基于启发式学习逻辑,每章通过“开篇故事+经典理论+实践案例+拓展游戏”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启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提升中实现沟通影响力的自我发展。本书可作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硕、博专业基础课程或选修、通识课程教材,也非常适用于MBA、EMBA等在职教育和组织培训的沟通技能提升课程。
- 星髓(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科幻世界出品)
- 罗伯特·里德
- 人类发现并占有了在宇宙中漂浮亿万年之久的一艘大船。所谓“船”,其实是一颗加装了推进设备的巨大行星。人类在这个名为“大船”的世界里繁衍生息,并实现了永生。经过不断地探索,人类有了重大的发现:这艘大船的内核居然是个空洞,其中悬浮着一颗质量极大、体积较小的全金属星球。这就是大船的星髓——“髓星”。一支由精英组成的探索队秘密前往髓星。但在抵达之后,髓星和大船的联系被突然切断。探索队被孤立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数千年后,形成了一种与大船截然不同的文明。这个文明只有一个目标:重返大船,复仇。
- 一片树叶的颤动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本书是毛姆生前亲自编选的单行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六个以南太平洋诸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素材均为作者漫游太平洋地区的见闻。在这些故事中,南太平洋诸岛的异域风光美丽而凶险,安逸而诡谲,赋予作品神奇而迷人的魅力。
上至总督下至侍役,从贵妇人到街头妓女,这些在远东殖民地生活的西方人经历了在家乡舒适的生活中无法想象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波澜,展现出了鲜明而突出的性格特点。六个故事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毛姆对复杂人性的追问。
- 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走进钱学森图书馆
- 汪长明
- 本书从钱学森图书馆作为教育场馆的实践出发,从理论阐释、场馆建设、藏品展陈、网络传播、观众互动和媒体报道各方面展开介绍其育人功能与相应机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普及与创新教育、青少年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经验与成果。通过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钱学森图书馆尝试打造新型的教学关系,突出“大思政课”之“大”,引导观众触摸科学家精神。
- 科学大先生
- 高文伟
- 科学发展离不开广大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科学家的努力。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家的作用,从而使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走得又快又稳,通过阅读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学术与人生经历,我们或许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们的个人出身背景是怎样的? 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求学过程? 学术生涯中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中国科学做出了什么贡献? 他们又经历过哪些重大抉择,抉择过后的人生轨迹又如何? 作者花了很多心血搜集史料,披沙沥金,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本书可供科研人员、史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 走近科学:科学家带你探究科学前沿
- 梁偲
- 本书是不同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科普文集。这些科学家是各自领域科学知识的源头、科学方法的创建者,由他们开展源头性科普拥有显著优势,可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全书从医学与健康、生命科学、化学与材料、天文与物理、智能与信息、生态与环境等6个不同的领域,对基本的科学知识、相关研究进展以及科技对社会和生活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科学普及和传播。
本书既有对前沿科学问题的探讨,又充满了科学家对科学人生的思索,非常适合广大科学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阅读。
- 淋巴瘤诊疗66问
- 杨海燕
- 本书以淋巴瘤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疑问为核心,采用问答的形式解析临床诊疗中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但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为促进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推动学科建设,提升血液科医生对该病的认知,尤其对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没有提及的问题,作者均进行了详细解析。本书可作为血液科医生的临床参考书,也可供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 拥抱五十岁后的生命:瑞典医生关于饮食、锻炼和睡眠的建议
- 克斯廷·布里斯玛
- 本书作者克斯廷·布里斯玛(Kerstin Brismar)博士是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内分泌系主任医师、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以及资深教授。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医科大学之一,该学院诺贝尔委员会每年负责评审和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者将其50多年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写成了这本书。本书介绍了蓝色地带的生活方式,说明了饮食、锻炼、睡眠、压力、饮酒等与健康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拥抱生活和健康长寿的最佳建议。作者认为,无论您是50岁、60岁、70岁,还是更年长的读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永远不会太迟。
- 我与癌症这十九年
- 杰人天相
- 本书是一部指导癌症患者如何认识癌症,直面癌症,科学治疗,走向康复的抗癌科普著作。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心理调适、心态转变以及理性选择、科学治疗的重要性,提出“治病先治心、自助者天助”的理念,帮助患者拿起精神武器,树立抗癌信心,创造与癌共舞、战胜癌症的奇迹;帮助患者理性选择,避免误区,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胜利。此书不仅能为癌症患者提供希望与智慧,也能帮助普通读者重新认识生命与人生。
- 中医整体观下的失眠诊疗
- 李深广
- 本书为上海市闵行区名老中医黄韬的临床治疗失眠经验总结,从医理、医论、医案三个方面介绍黄韬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
本书通过黄韬的经验历程及其弟子跟师的理解和传承,汇聚中药、西药、中医适宜技术对失眠的治疗,可为同道在失眠的治疗上提供借鉴;在传授临床经验的同时,也可为中医工作者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借鉴。
本书适合医学院校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全科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学习参考,也适合全科、治未病科、中医科、脑病科、针灸科、精神卫生科的医生参考使用。
-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 高莉敏
- 本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美国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通过分析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指出其笔下的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地理位置的含义,是场所与空间状态的双重结合,既指代特定的地点与建筑意象,也强调美国犹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美国犹太属性。奥斯特笔下空间的这一属性不仅反映了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与前两代美国犹太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还揭示了“犹太性”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意义。本书适合文学批评家、犹太文学研究学者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 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文化十二讲
- 刘士林
- 本书追寻江南区域文化的历史逻辑,围绕“江南的地方有多大”“江南的历史有多长”“江南何时长大成人”“江南人有哪些个性性格”“江南人怎么生活和思考”“江南文化的个性与特点”“江南有什么好东西”“江南有哪些深刻的东西”“江南和一条人工河流的关系”“江南的城市故事”“江南与长三角的前生今世”“今天该如何研究江南”十二个主题展开,以一种更灵动的思维和更简洁的话语阐释江南文化的内涵和变迁。
本书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江南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 走近神秘的分娩镇痛
- 于布为
-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上篇为 《分娩镇痛大揭秘》, 深入探讨了分娩镇痛的实施方法、适宜人群、 操作流程和管理、效果与结局、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生儿相关问题。 下篇为 《分娩经历直通车》 收录了 10 位宝妈的分娩经历, 从这些宝妈的故事中, 可以感受到分娩的艰辛、 喜悦以及镇痛带来的益处。本书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回答了老百姓关心的分娩镇痛相关问题。 本书适合孕产妇学习使用, 也可供医务人员用于科普宣传和其他社会大众阅读参考。
- 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模式
- 张劲松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呈慢性经过,可持续至成年。
本书基于该病的国际前沿进展、指南和作者团队的研究成果撰写,阐述了学龄前ADHD儿童的特点及诊疗模式。
全书共八章,主要包括学龄前ADHD的概况和病理机制、诊断和评估模式、治疗模式、执行功能训练干预、社会情感促进、家庭功能提升、社交沟通促进、医教家合作模式。
作者团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他们在国内最早系统地开展了学龄前ADHD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疗模式,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书适合精神科、心理科、儿科以及教育等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 财富管理:从认识基金开始
- 芮萌
- 本书为中欧前沿观点丛书之一。全书分为2个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侧重于“如何选”,对我国现有公募基金的投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包括货币基金、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另类基金等,并给出了基金选择方法和配置建议。第二部分则侧重于“如何投”,提出了四大类利用公募基金开展资产配置的方案,并就基金定投等一些具体投资方式提供了建议,致力于为投资者带来投资观念上的提升和实际操作上的助力。本书适合对于家庭财富管理、基金理财投资等有一定追求,但现阶段投资能力尚不够充分的投资者阅读,以提高其财商。
- 康拉德作品译评系列·之一:黑暗之心
- 约瑟夫·康拉德
- 黄昏的泰晤士河上,马洛向他的船员朋友们讲述了自己曾经驾驶一艘汽船,沿着非洲刚果河溯流而上,去丛林深处救援一个名叫库尔茨的传奇探险者的经历。一路上,他目睹了非洲大地荒凉原始的景象,也目睹了殖民者对黑人劳工的种种暴行;在神秘的白雾散去的时候,汽船遭遇了野人部落的突然袭击。沉默的原始丛林里,究竟掩盖着怎样不为人所知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库尔茨最后的遗言,又给马洛带来了怎样的震撼?一切的答案,尽在这部《黑暗之心》。
- 钱均夫传
- 吕成冬
- 本书运用文献、档案以及图像等史料,按时间顺序叙述了钱均夫从出生、多地求学、为官成事,到培养儿子钱学森、北上安享晚年的一生,再现了其生平事迹、教育事功与教育思想,展现出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实践教育救国理念的人物形象。
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写成本书,通过研究人物的小史来反映大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思想演进过程这一大史,史料扎实,图片丰富,考据讲究,内含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也有作者通过整理统计资料所得的清晰图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严谨且生动的人物信息,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 日本遗孤的认同研究:中日两国三代人的生命叙事
- 张岚
- 本书系作者耗时二十年,跨越中日两国,对包括日本遗孤、遗孤二代、留华遗孤、中国养父母在内的中日两国三代,共150人进行的生命叙事深度访谈一手资料解析,探讨了在中日两国夹缝中生存的三代日本遗孤的生活现状及困境、自我认同、民族归属与代际差异等问题,揭示了日本法西斯发动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深重痛苦,颂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博爱精神和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