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VIP免费超新鲜
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区志坚
书稿为一部史学史研究著作,以1915年至1931年为研究断限,采用人物史学思想的研究方法,并以史学与学术机构发展互动关系作出分析。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论述柳诒徵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学风尚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三章阐述南高史学发展概况;第四章析论柳诒徵的史学观点、治史方法,以及史学思想特色;第五章介绍柳氏弟子张其昀、陈训慈、郑鹤声、缪凤林的史学研究,以见师生之间在学问方面的传承关系;第六章为结论。柳诒徵倡导历史撰述要肩负起重建传统文化的作用,表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爱护的态度。
外资与俄国社会经济变迁(1861—1914)
邓沛勇
本书详细分析了外资在俄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引进原因、规模、方式,并考察了外资在俄国工业、金融、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具体作用。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梳理,揭示了外资在俄国工业化、城市化、交通运输现代化中的直接推动作用,以及在技术革命、工厂立法和社会结构变迁中的间接影响。此外,书中对外资与俄国大型垄断组织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外资对俄国与西方国家贸易关系的影响也做了深入探讨,为理解19世纪至20世纪初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俄国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
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
宋亦箫
一部溯源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创新之作,探讨了鲧、禹、帝舜、仓颉、祝融等神话人物,阐释了一套全新的上古神话生成机制。作者结合文献、文物、古文字与域外神话传说,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究了鲧禹神话与西亚神话的渊源关系、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间的联系、殷商时期“玄鸟”与雷神崇拜的成因等,全面揭示了三代先民的造神运动和奉神为祖的历史叙事,厘清了三代祖神神话的真实面貌,将已经历史化了的所谓夏商周人的祖先,还原为夏商周人的祖神,为古史重建和复原上古神话奠定了基础。
庆丕回忆录:我与中国海关(1874—1921)
庆丕
本书是海关洋员庆丕撰写的回忆录。庆丕出生于伦敦,父亲是大法官法庭的高级主簿。庆丕在哈利伯瑞中学毕业后,因为父亲与赫德相识,获得了在中国海关任职的机会。来到中国后,他先后在汕头、九江、烟台、上海、天津、杭州、九龙、广州、汉口、宜昌、厦门、福州等地海关任职,两次被派往伦敦办事处工作。庆丕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各地的风貌、口岸外国人的社交生活、海关内部事务和派系,以及与当地官员的交往情况。作为晚清通商口岸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庆丕撰写的回忆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价值正义:经济繁荣的内在逻辑
赵禹骅
本书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相结合,从价值正义的框架、信息架构、经济辩证法、价值原初、需求深化、社会化大生产、市场机制、货币和金融、产业深化等九个方面,讨论中国古典经济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内涵,提出价值正义理论,探索经济繁荣之路。 本书强调了市场的正义性,不仅符合真理而且是人们达成共识后的结果,以此作为对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补充,认为市场先是符合正义,后来才有了效率。 价值正义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市场经济和《周易》《六韬》等传统经典的经济思想,促进与他人的良性合作,实现共赢。
杰作何以诞生:影响艺术史的18位巨匠
孙琳琳
醉心于发明创造的达·芬奇、天才学生拉斐尔、外交大师鲁本斯、市井狂徒卡拉瓦乔、用画笔复仇的女画家真蒂莱斯基、离世2个世纪后才被读懂的维米尔……为什么是他们留名于艺术史?怎样的时代造就了艺术家及其杰作?名作中的构图、光影与色彩,又披露了执笔人怎样的命运?本书是一部艺术小史,从文艺复兴的黎明开始,书写13—17世纪欧洲18位卓越艺术家的故事,对250余件艺术史经典作品进行细读。作者结合史料,将艺术家的人生际遇与作品分析融通,以独有的方式重新审视既熟悉又陌生的杰作。看画,可以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思维过程,唯一的门槛就是睁开眼睛。
钱锺书与现代西学
季进
《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以钱锺书学术思想与西方理论的深层对话为核心,通过阐释学、解构主义、形式批评、比较文学、心理学、新历史主义六大维度,系统剖析了钱锺书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汇处构建独特的话语空间。全书以《管锥编》《谈艺录》等经典著作为基础,揭示钱锺书突破学科藩篱、融通古今的学术路径:他既以中国传统诗话的“擘肌分理”为根基,又借镜西方理论对文本进行现象学式观照,在“阐释的循环”中深入剖析中西诗学的共通文心。书中特别强调钱锺书对诗史互证、通感、翻译的化境等命题的创造性阐发,展现其以“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的广阔视野,将禅宗妙悟与解构思维、形式批评与心理分析熔铸一炉,形成独特的学术气象。全书不仅追溯了钱锺书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还通过双向互动的学术史视角,揭示其如何以现象学范式重构离散的文化碎片,最终形成超越逻辑体系的互文性阐释场域。 钱锺书对“和而不同”对话原则的实践,不仅为当代人文研究提供了跨文化阐释的典范,更为全球学术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视角,其学术思想在中西文化的深度对话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启示。
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陈宝良
一部从社会史、文化史视角重新解读“清承明制”传统命题的创新之作,全景勾勒明清世俗化社会的全貌,深入考察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的内在继承性。作者着眼于地方治理的繁难、人事制度的琐碎、社会群体的复杂、生活秩序的变动,通过对幕府、镖局、会馆、塾师、侠客化僧人、恋世尼姑等社会组织和群体的细致梳理,多维呈现了明清世风世情的世俗化特征与继承关系。本书结合宏观与微观多重视角,充分挖掘以文证史的潜力,生动的文笔与深刻的认识交相辉映,不仅是一部极具创见的明清社会史新论,更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性的历史佳作。
微尘大地
凌仕江
《微尘大地》收录了作家凌仕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三十余篇,分为“隐谷秘史”“锦瑟笔记”“花树箴言”“纸上流云”四辑。第一辑收录了作者描写故乡的文章,如《花隐谷》描绘了种满鲜花的老屋;第二辑是作者对城市和动植物的观察笔记,如《与蛙共鸣》描绘了有蛙鸣的城市的烟火气息;第三辑讲述了作者与花的情缘,每一种花树后牵连的都是人的故事;第四辑收录作者从文学经典中获取的灵光……在这些散文中作者描绘了人与物之间永无止境的互存共照的状态,一字一句自然浸润成章,多维度呈现出作家内外皆修的丰富精神世界。
薛仁明作品系列:其人如天
薛仁明
《其人如天》是薛仁明讲述《史记》历史人物的一部力作。作者围绕汉代历史中的核心人物,如刘邦、项羽、韩信、张良、萧何、曹参、陈平、樊哙等进行铺叙,或以关于上述人物的历史趣事与典故为引子展开讲述,如“韩信之死”、“其人如天”(范蠡)、“项羽杀人”、“萧规曹随”,或从对他们的性格剖析来解读,如“陈平厉害在哪?”、“绰绰然,有余地”(张良)、“为君难,为臣不易”(刘邦与萧何)等。通过对《史记》的悉心研读,作者将其中典型的历史人物进行勾连讲述,将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个体及围绕他们发生的趣事逸闻描摹出来,讲述故事却不止于故事,作者透过故事及思考后的各种历史关联,将历史的曙光反照到当下的现实生活中,给处在当代史中的我们或以慰藉或以指引。该书援引各种史料典籍,以通俗浅显的思维方式及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将深奥晦涩的文字与思想传达出来,读来轻松诙谐又不乏智慧的火花。
草籽来自不同的牧场
王小忠
本书是一部藏地题材的生态纪实文集,也是作者行走黄河源的一线观察记录。书中收录《河源纪事》《车巴河纪事》《草地纪事》三个系列散文。《河源纪事》抒写黄河上游自然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对黄河上游的风物人情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车巴河纪事》记录了作者作为基层干部在车巴河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部生动的牧区生活实录,再现了高原农牧区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草地纪事》通过在山野的考察、触摸、倾听,思考人和自然、土地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投资哲学:安心投资策略及可转债原理与实战
于沪
本书运用现代量子世界观,透过深邃的历史与哲学视角,深入追问货币的开端、分析经济的形成过程,探讨货币、证券的本质,探寻外部世界与自我内心的层层谜团,揭示了历史进入低利率时代后,投资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一种生活方式。面对投资风险,本书提出的安心投资策略从根本上实现了低风险与高收益的兼容性,只有确定性才是获得长期投资收益的有效途径,从内心深处为投资者鼓起投资的勇气,并以可转债为例,阐释了安心投资策略的具体实战应用方法。同时探索了时间的来源、本质以及时间在投资中的意义。投资有风险,是因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拥有适合自己的策略,就能极大提高投资的勇气和收益。
鲸落者
何楚舞
小说选自刘慈欣、王晋康、何楚舞等著的科幻小说集《混沌蝴蝶》。 科技正以光速发展。小说探讨了科技冲击下人性的挣扎、人类的理想与困境、善恶抉择、文明存续、非人类的敌人等话题。 华夏文明一次次被外族侵略、吞并,外族却无一例外被华夏文明融合。能拯救地球的只有华夏文明,星际间谍是从十几亿中国人中挑选的地球拯救者。 狂人李耳在某军事科学博览会上推出了他的最新科研项目——间谍克星,他拥有浩渺无边的资料库。 送餐员向东在一次意外昏厥后醒来,发现自己被M国、F国、E国、Y国激烈争夺——觊觎他那被改造了的大脑。 一场逃离奥林匹斯的生死较量展开了......向东与智慧美丽的7号融合成光子巨鲸坠落深海......
运营驱动:律所发展与律师成长
董冬冬
本书所收录的内容包含了从世界、国家和地方的不同维度,对律师行业、律师事务所、律师职业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与成长模式做的系统思考,尤其是他把这些思考放在了数字化、国际化等大背景下,提出了智能化、科技化以及区块链与法律服务业的深度耦合等对大趋势的判断。 作者在这些方面提出的具体观点与应用方法,既是作者多年从事律师工作、律师管理等的总结,也是深度思考,对于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启发。
悟空奇幻禁毒记:写给青少年的禁毒防毒故事书
古孟祥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得道成佛。但没想到,牛魔王不思悔改,反而在人间种植毒品、想要重新霸占人间。唐僧师徒四人不敢怠慢,他们重新踏上扫毒之路,为民除害。 唐僧师徒四人一边宣传禁毒知识,一边降妖伏魔。再次降伏百眼魔君、消灭毒害村民的妖大王、为钱老夫妇的儿子治疗怪病、揪出妖怪假扮的赵庄主,等等。唐僧师徒四人还经历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冒险呢?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一探究竟。
民法典随身笔记:合同编及司法解释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强调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的基本要求。 为配合《民法典》的普法工作,本书以《民法典》合同编及相关司法解释为内容,通过细节精心设计和合理编排,为广大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帮助读者轻松学习掌握《民法典》。
逆转案例集:峰回路转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律师办案的结果很难以输赢来评价,但是律师办案也一样会充满张力和戏剧性。每一个案件的情况各不相同,最精彩的莫过于通过律师的努力,让案件的走向峰回路转。本书很用心地征集了近年来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的逆转案例,将这些案例中的基本案情、代理意见、审判结果和办案体会整理出来奉献给各位读者,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法官说·民法典
翟瑞卿
《法官说·民法典》一书由一线法官亲力编写,涵盖《民法典》各编,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的重点法律规定与亮点法律制度。以生活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关注社会热点,回应群众诉求,深入剖析条文含义、适用条件、适用要点等,将法律条文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展示了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用百姓语言讲故事、讲法理,案例分析有温情、有深度,为您深度解读民法典,多角度、全方位、成系统地展现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名人读书:故事与方法
胡宏哲
本书是“图书馆里的中国故事”系列中的一本。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陶渊明、苏轼、朱熹、梁启超、毛泽东等历史名人的读书世界,探寻他们的读书方法与智慧。从陶渊明“耕读人生”的理想,到苏轼以诗性照亮人生的豁达;从朱熹以理学烛照人心的深邃,到梁启超“学者当死于讲坛”的执着;再到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这些名人在读书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成就人生的非凡历程。本书不仅适合对历史文化、名人传记感兴趣的读者,也适合学生、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等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图书馆
张慧娜
本书是“图书馆里的中国故事”系列中的一本。全书系统展现了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深入解析了文献编目与检索的奥秘,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图书馆及其建筑特色。书中还揭秘了现代图书馆中的“黑科技”,如采编图灵系统、智能书库等,生动展现了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此外,本书还讲述了梁启超、鲁迅等人与图书馆的渊源故事。本书的最后设计了活动手册,帮助读者通过互动任务和实践活动,深入体验图书馆的魅力,并激发他们对阅读与知识的探索热情。本书适合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