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近代哲学之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
明天远航
|
弗兰克·梯利
2.9万字
哲学
内容简介: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系统梳理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哲学在黑格尔体系解体后的多元化发展。
...
目录
35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导论
免费
关于哲学史的参考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希腊哲学之知识行为问题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聚焦古希腊哲学从自然探究向人类自身认知与行为的转向。该部分以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及其学派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哲学探讨。
出版
中世纪哲学之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第二编第六篇《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的古典来源》,系统讲述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如何吸收并转化古希腊哲学传统,构建其神学体系。该篇聚焦两大核心:第一为古典哲学的基督教化:第二为经院哲学的体系化。
出版
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的衰落期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讲14至16世纪经院哲学的解体与转型,揭示其从体系化神学-哲学向近代思想过渡的轨迹。 唯名论的彻底化、神秘主义与自由思想、世俗化与国家主义、自然科学与经验转向是着重要阐述的。概括来说,理性从神学桎梏中觉醒,为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开辟了道路。
出版
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的形成期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着眼于公元9-12世纪经院哲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系统阐述其从教父哲学向体系化神学到哲学过渡的过程。 核心内容包括历史背景、核心议题(围绕“共相问题”展开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方法论革新、早期代表人物。 梯利强调,这一时期为经院哲学黄金时代的奠基阶段,标志着理性与信仰在基督教框架内的首次深度整合。
出版
希腊哲学之伦理与宗教运动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聚焦希腊化至罗马时期的哲学转向,分别探讨伦理学体系的重构与宗教哲学的兴起。其中《伦理运动》系统梳理乐希腊化时期三大伦理学派的哲学实践,第五篇《宗教运动》则追踪哲学与宗教的融合。
出版
希腊哲学之重建时期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聚焦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的哲学转型,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核心,探讨哲学从智者学派的怀疑主义转向系统化理论建构的过程。
出版
希腊哲学之自然哲学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由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前智者派的哲学发展、实体问题、变化问题、质的理论、量的理论六章组成,系统梳理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以希腊自然与社会条件为背景,探讨早期哲学家如何从神话转向理性,用自然原因解释世界本质。
出版
近代哲学之德国唯心主义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梯利在这一篇中,系统阐述了18至19世纪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核心的德国古典哲学体系,详细讲述其如何通过主体性转向重构哲学根基。 核心内容包括康德的批判奠基、费希特的主体性突破、谢林的自然与精神统一,以及黑格尔的绝对体系。
出版
近代哲学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聚焦14-16世纪欧洲思想转型,系统阐述人文主义与自然哲学的兴起及其对中世纪神学的突破。 核心内容包括人文主义、自然哲学转向、宗教改革以及革新认知论(蒙田的怀疑主义与库萨的尼古拉的“对立统一”思想,挑战经院哲学独断论,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埋下了伏笔)。 这一时期通过“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完成了从神学束缚到个体理性觉醒的过渡,成为近代哲学与科学革命的直接思想源头。
出版
近代哲学之英国经验主义的发展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系统梳理了17-18世纪英国经验论从奠基到成熟再到极端化的思想脉络。洛克的经验论奠基、乔治·贝克莱的唯心转向、大卫·休谟的怀疑论终结为其核心内容。这一部分为之后的康德哲学提供了批判性启示。
出版
近代哲学之德国理性主义的发展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这部分讲述了17至19世纪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演进脉络,聚焦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三大思想家的理论突破。 作者梯利强调,德国理性主义通过将理性从认识工具升华为存在本体,既回应了经验主义的挑战,又为现代哲学(如存在主义、分析哲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但其过度抽象化倾向亦埋下了反叛的种子。
出版
近代哲学之启蒙运动哲学及康德的批判哲学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18世纪思想史的两大关键节点都在这一部分(其中康德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德国古典哲学与现代思想),梯利通过这两篇,揭示了启蒙运动如何以理性为旗帜推动社会变革,而康德则通过批判理性为现代哲学确立方法论边界,二者共同构成近代思想转型的核心脉络。
哲学
近代哲学之反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下)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梯利以历史学家的客观视角表达全部结束,梯利以“不偏不倚的批判”平衡客观性与思想深度,既避免陷入学派偏见,又为读者提供思辨工具;《西方哲学史》由此超越了单纯思想罗列,让更多人学会了哲学思考。
哲学
近代哲学之反对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上)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这一部分内容相当扎实丰富,高度聚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哲学对传统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性反思,展现了哲学从形而上学思辨向实践哲学与多元方法论的转型。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对唯心主义的瓦解,以及梯利的方法论立场,是这一篇着重体现的。
哲学
近代哲学之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及欧洲大陆唯理论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系统阐述了近代哲学两大对立思潮的起源与核心主张。《英国经验主义的开端》着眼于17世纪英国经验论的兴起,以培根为起点,展示其如何批判经院哲学的抽象思辨,提出“知识即力量”的实证导向。第十二篇《欧洲大陆的唯理论》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核心,探讨理性主义对经验论的回应。这一部分指出,大陆唯理论以理性演绎为核心,追求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忽视经验验证,最终会陷入独断论。经验论与唯理论二者共同推动认识论转向,为康德批判哲学埋下伏笔。
出版
近代哲学之法国和英国的哲学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系统讲述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英法哲学的核心流变,聚焦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与进化论思潮的交织发展。核心内容包括法国实证主义、英国经验论延续,以及新唯心论兴起。这一时期的英法哲学呈现出科学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张力。它们共同为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存在主义)设下了铺垫。
哲学
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的成熟期
6.0分
弗兰克·梯利
作品为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节选,聚焦13世纪经院哲学的体系化发展,以圣托马斯·阿奎那为核心,探讨其如何融合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构建完整的神学-哲学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整合、神学体系的构建、经院哲学的制度化以及思想影响。这一时期标志着经院哲学的巅峰,也是理性主义与神学权威的最后一次深度调和。
出版
西方哲学史(影印本)
6.0分
弗兰克·梯利
对于希望对西方哲学史有初步了解的读者来说,商务印书馆“汉译学术名著系列”中有三种最经典之作,原著问世的先后分别是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梯利《西方哲学史》和罗素《西方哲学史》。其中梯利《西方哲学史》是最适合做影印本的,作者力图公正评价哲学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作者有较高的哲学造诣和声望,且深入浅出写作本书。
出版
西方哲学二十一讲
6.0分
弗兰克·梯利
本书是弗兰克·梯利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初版于1914年,全书分为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三部分,从古希腊哲学写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对每个时期的哲学观点、哲学流派的介绍全面而客观。
出版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庄子諵譁(南师审定本、上下册)
8.8分
南怀瑾
作为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庄子》自魏晋玄学盛行以来就成为上层社会和读书人的必读书,其汪洋恣意的气势、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奇诡瑰丽的想象,一直让读者在惊叹感佩之余,终难参透其究竟。一九八一年秋,南怀瑾先生在台北十方书院开始讲解《庄子》,本书即由其讲解记录整理而成。南怀瑾先生讲《庄子》,自有一格,不斤斤于个别语译,游乎经史子集之中,不论出世入世,评比精义,正说反说,更提示《庄子》出入禅道的旨意。加之语言通俗明白,深入浅出,是当代读者接近《庄子》的最好读本。
哲学启蒙
矛盾论的本源:两种宇宙观的终极较量
6.0分
周鸿仙
本书是一部旨在探寻“矛盾论”哲学根基的深度思想史入门。它以“两种宇宙观的终极较量”为核心线索,系统梳理了人类思想史上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一种是认为“A不能是非A”的形而上学实体论,另一种则是认为“万物皆包含对立面”的辩证过程论。 全书将带领读者,从东方的老子、阴阳之道,到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黑格尔与马克思,直至毛泽东的《矛盾论》,轻松读懂“对立统一”这一理解世界的终极钥匙,完成一次深刻的思维范式升级。
哲学启蒙
高峰体验:活出创造价值的好状态
6.0分
亚伯拉罕·马斯洛
如何活出充实高效、有价值、快乐完满的人生?很多时候,影响个体变强的因素,并不是自身的能力,而是内在的状态,是推卸抱怨、昏沉度日,还是富有活力与创造力、谦逊而有所追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高峰体验”的重要概念,即在“忘我”“超我”的状态下,我们能变得更加完整统一、独特自主,更能吸纳经验、有创造性,更幽默,更能表达自己、发挥自身功能,更超越自我和低级需求。 也就是说,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方面,我们更接近自己的真实存在,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想要持久拥有积极的内在动力与幸福满足的体验,离不开人格的高度发展。马斯洛表示,人格发展得越完满,就越能走出年少时的匮乏问题和不必要的纠结,提高生命的质量,同时也能带来更多、更深刻的高峰体验。 本书系统梳理了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的理论与进入最优状态的条件,给读者以内在的指引与积极思考的逻辑,心理学的分析与哲学性的思辨将人生的智慧体现在字里行间,是一本调整自身状态,并提升自我效能和内在动力、幸福感的行动指南,亦是强有力的处世哲学。
哲学启蒙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