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海权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与全球秩序的转变
中信联合云科技
|
保罗·肯尼迪
34.9万字
历史
内容简介:短短10年时间,海军六强国只剩下一强,英国的海上霸权让位于美国的海上霸权,世界格局和全球命运大变!这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在二战海战的战场上和大后方,隐藏着兴衰和全球秩序巨变的奥秘!
...
目录
22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推荐序:二战中的同盟国海权是如何胜利的?
免费
前言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全二册)
6.0分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
历史
大国的兴衰(上):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
6.0分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国的兴衰(上)》重点论述公元1500前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政治
大国的兴衰(下)
6.0分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历史
这是谁的纽扣?(双语听读绘本·情商培养系列)
9.3分
詹姆斯· 沃利
小故事大智慧,寓教于乐,助力儿童品格培养;原版引进,双语对照,专家朗读,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励志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文明的故事1:东方的遗产
6.0分
威尔·杜兰特
杜兰特说:认识我们自己的文明。静下心来展读人类的命运,读完之后你会更谦逊。
世界史
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
8.3分
理查德·埃文斯
欧美史学界核心学者的纳粹德国新史。
世界史
漫行欧洲·译言古登堡计划
8.7分
罗素·理查森
若将欧陆的历史快进上映,便是大战划破欧洲黎明的前夕。一辆刚刚步入寻常人家的汽车,一个美国人,不经意地就驶进了那个时代撼动的点。从意国的雪山到法国的城堡群,一路跋涉的大美山水,一路掀起的波澜逸事,一路目睹的新旧碰撞,无不动人心魄。透过他的车窗,我们看到了南德啤酒馆的蒂罗尔颤音歌手,看到了凯瑟琳皇后微笑而摄人的面容,看到了身着宽大灯笼马裤的佐阿夫兵,看到了露德苍白憔悴的朝圣者队伍,还有阿维尼翁那段老桥,人们在上面跳着圆圈舞,不醉不休。而旅途中的点滴思考才是真正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此书可谓是最初的自驾游记,而又因处在那个特殊的战前黄昏,拥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这位好奇坦率的美国人,他的记叙文体背后,是一场与读者诚实的交谈,是一段思想逐层深入的历程;他眼中收进的,是那个时代独有的,重压下仍纵横着极富生命力的暖流之景象;是那一群与自己同根相生,却有着更规范的知识传统,更复杂的社会地位与阶级、以及更加分明的意识形态的玄妙的欧洲人。这些文字素面朝天,却封存了往日一丝一缕最细腻的音讯。他以新世界的视角针砭时弊,也感怀旧世界的神性;他思索着时刻向前流动的生命;他称欧洲的公路,正如“过尽千帆”的海洋,每叶帆都待人提问,她从何来?到何处去?飞扬的是什么旗?
世界史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