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王家半子许稷,寒门出身的比部直官,五姓高门的入赘“女婿”,体格羸弱却肩扛大义、鬓发微霜仍胸怀激荡。朝堂上,她以算筹账簿为刃,祓除贪官蠹役,只求清正公道。 卫家半子王夫南,春风得意十七郎,鲜衣怒马人人羡,然这风光之下支撑他的,却是苦苦坚守的那个残破承诺。战场上,他一次次奔袭杀敌,无畏马革裹尸,只为守护家国。 然而,朝堂此时已危如累卵、摇摇欲坠。民生凋敝、奸宦横行,他们越是接近权力中心,越是被风暴裹挟。 虽然时局艰难凶险,王夫南却时时想起山中二人抵足而眠的夜晚,以及那日暗巷中他欺身识破她身份时,她那逼红了的眼眶里冷静的眸光。她自有温柔,更有坚守与骄傲,不惧风刀霜剑的摧折。这一腔孤勇,早已化为血脉筋骨。城可破,信念不灭——纵使大厦倾覆,仍相信星火可燃原。
这是近年看过为数不多愿意写点书评的作品,看得出作者文字底蕴极好,驾驭作品的各方面功力堪称大拿,高屋建瓴,脉络清晰。最主要的是对各种人物的刻画都很细腻,寥寥几笔即很传神,令读者见字如面。对两位主角倾注的笔力重在思想、精神层面,却让人无比感怀,这样一本定位于言情类的小说,却并不耽于小情小爱,而是着力于事业线、家国情怀碾压儿女情长,不需要过多爱恨纠缠以及大段心理活动或是他人视角的旁白烘托,甚至角色之间没有过多煽情的对白,便使人物形象丰满跃于纸上,令人扼腕引人叹息。这是近年遇见的为数不多让人印象极好的一类古言作品,体现了含蓄优美的古风,值得读后回味。五颗星推荐!同时也期待作者能多出几本古言作品。
太好看了,节奏适中,情节足够跌宕,逻辑合理,主角金手指也很有限,行文非常有古韵,关于封建帝国运行机制的部分非常有代入感。男女主都是事业为重,恋爱点到即止又爱得深沉。结局大概是openending,没有刻意追求圆满包饺砸,却更值得回味和联想,更深刻的记住了许三郎和王十七郎的功业。我想在陇右的二十七年,许稷应该能恢复女儿身,也能恢复原本的名字吧,但她作为大周的功臣许稷做下的那么多好事,哪怕大周覆灭了也会在百姓心中口中流传吧。无论是大周还是陇右,许稷和王夫南都把百姓照顾得很好,也把小家经营得不错,百姓休养生息,儿女胸有大志。很为他们高兴,也很感谢作者让我们这样在安稳现世里生活的平凡的普通人,能够和许稷一起体会那么波澜壮阔的人生。
很感动这些先贤们的努力付出。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代一代的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