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汤一介
21.4万字
宗教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对道教的创立与早期发展、最基本的教义、主要的经典与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
目录
46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第一章 绪论
免费
一 道教的产生是适应了东汉末期中国本民族(主要是汉族)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们的心理的需要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儒学十五论
6.0分
汤一介
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就“反本开新”这一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在于抓住当今中西文明对话、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传统,打通古今中西,从而使国人在华夏文明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构价值理念。本书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还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新形势。
哲学
汤一介讲中国哲学
6.0分
汤一介
本书是汤一介自选集,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2014年9月9日)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全书选取他自1982至1998年作者发表的有代表性的二十四篇论文,这些论文代表了他在八九十年代所思考的主要哲学问题和文化问题,是汤一介学术研究一个关键阶段的总结。书中集中讨论了中国哲学的概念和命题,儒家哲学的宇宙人生论、价值理性论、道德教化论,对道家、道教和中国佛教的研究,对我国八九十年代文化走向所作的评论等。汤一介所处的时代是思想解放、打破禁锢、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是中西文化激荡、社会大变革、思想范式发生转型的时代,本书彰显了汤一介先生的学术研究和哲学思考是如何随着这个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起伏的。
哲学
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汉英对照)
6.0分
汤一介
《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汉英对照)收录了汤一介先生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10篇,这些文章都曾被译成英文发表在各大中外期刊上。内容涉及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等各种文化思潮的互动碰撞。面对西方学者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先生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中外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励志
中国文化常识系列(套装共9册)
6.0分
干春松
本套装包括:《中国文化常识: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百科》《中国文化常识2》《中国文化常识3》《中国历史常识》《腹有诗书气自华:唐五代两宋词简史》《唐诗宋词常识》《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书法常识:中国书法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仙与道:神仙信仰与道家修身》
出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3版)
6.0分
汤一介
本书前四章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后十二章论述了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郭象生平史实、哲学方法、哲学体系、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对郭象与向秀、裴頠、王弼、张湛等同期玄学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教辅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上
6.0分
汤一介
打开这本书,你可以 ○了解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 ○走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 ○朗诵承载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名句 ○感悟传统思想和古代智慧的时代价值
出版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中
6.0分
汤一介
打开这本书,你可以 ○了解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 ○走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 ○朗诵承载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名句 ○感悟传统思想和古代智慧的时代价值
出版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下
6.0分
汤一介
打开这本书,你可以 ○了解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 ○走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 ○朗诵承载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经典名句 ○感悟传统思想和古代智慧的时代价值
出版
在儒学中寻找智慧(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是作者在儒学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展现出作者对儒学现代意义所作的思考。书中探讨了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问题,阐述了作者长期思考与关注的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普遍和谐、内在超越性、内圣外王之道、道始于情、和而不同等理论问题,并分析了之所以编纂《儒藏》的原因、意义等问题。
政治
哲学家与哲学工作者(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收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所写的已刊或未刊论文,表现了作者在1949年前对哲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1949年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极左思潮影响,一个中国学人从想当“哲学家”而最终只能做一个“哲学工作者”的历程。
哲学
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学
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收入的是记者们对作者的访谈、报道,以及学界对作者研究的相关论文等,由此可从生动活泼的口语或他人的视角等来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文学
思考中国哲学(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哲学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勾勒了作者研究哲学的历程,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体系等核心问题,提出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是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力量所形成的张力制约下前行,从中国现代哲学的探索与创新角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哲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创建中国解释学”的理论构想,最后还缅怀了中国现代哲学家对中国学术的贡献。
哲学
有话要说:序跋和致辞(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收入了作者为自己和他人写的序跋,以及在一些会议上的致辞。是作者在特定情形下要说的话,展现出作者在许多问题上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哲学
佛教与中国文化(增订本)(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是作者在佛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书中讨论了印度佛教传入与当时玄学、儒家、道家的关系和争论,介绍了隋唐时期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发展的历史及其主要思想,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没有因宗教思想文化的不同而发生战争的内外原因,考证了与佛教相关的部分文献等,并收入了作者对《心经》的通俗讲义。书中注重从佛道比较的视角来研究佛教,展现出佛教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宗教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是作者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从中国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现象反思了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性,并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扩展了这一反思,论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必定会对双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也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感受。
社会科学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
6.0分
汤一介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哲学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上
6.0分
圆瑛法师
祖观《钱水西藕花香里读楞严图诗》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憨山大师云:“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大佛顶首楞严经》被龙胜菩萨从龙宫默诵而出,又经天竺沙门般刺密谛剖膊潜藏,冒死传入中国于今已逾一千三百余年。自古楞严注疏虽多,但因经文文字简略,义理深邃,今人读之仍倍感吃力。近代高僧上圆下瑛法师,于年二十四时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故发愿弘扬是经,著述讲义。精心研究,竟达十载。之后反复演讲楞严经。迨年六十有八,于圆明讲堂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并躬亲授课。于七十四岁夏《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宣告完成,计二十四卷。法师注疏楞严经凡经五十年,将楞严妙义合盘托出,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为后世研读楞严、深入经藏之津梁。
宗教
心如宝藏.上册 2:《达摩破相论》释义
6.0分
慈诚罗珠
达摩祖师是禅宗的开宗鼻祖,有关他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其亲口所述的达摩四论,不仅是显宗经论中的巅峰之作,与密宗的最高见解也相差无几。 全篇皆以极精辟、犀利的语言,直指心的本性以及修行的核心所在。虽然文字不多,却都是精华要义,一字一句都极其珍贵,读后犹如醍醐灌顶。 《血脉论》围绕“心外无佛,心即是佛”的禅宗要义展开,对于实际修行中极易出现的误区也作了清晰的指正。 《破相论》即破除我们固有的常、乐、我、净等颠倒认知,最终从一切束缚中解脱出来;全篇以问答的形式,宣讲了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 《悟性论》主要宣讲什么是心的本性以及如何证悟心的本性,并详细诠释了佛法不同层次的学修原理,高屋建瓴地为我们指明禅宗的核心见解和一切修行的关键所在。 《四行观》宣讲了进入大乘佛教的两种方法——理入和行入。 另外,除了讲解达摩四论本身的含义以外,还从密宗大圆满、大手印的高度,对其最核心、深奥的部分加以着重阐释,使法义更加清晰明了、显密圆融。此外,不仅讲解理论,更结合了实修的具体方法,力图让大家能够学有所用,争取早日证悟。
宗教
藏密宇宙观
6.0分
索达吉堪布
佛学大师索达吉堪布校园演讲系列:新西兰梅西大学、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多伦多大学三国七校演讲共八篇。 分别以信仰在佛教中的意义、当上帝遇到佛陀、动中禅、佛教的物质世界观、藏传佛教的慈悲幸福观、禅定·心性休息、藏密宇宙观、前世今生·佛教人生观为主题演讲。
宗教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