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当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理念受到全球瞩目。在此背景下,本书全面介绍了ESG 投资的相关知识、理论和实践方法。 全书从ESG 投资概论入手,阐述了ESG 投资的一般理论,之后对ESG 投资的投资政策与原则、投资流程以及投资策略进行了梳理,再进一步介绍了常见的ESG 投资产品,并分析了ESG投资的市场收益与社会影响,最后概述了我国ESG 投资现状并进行展望。 本书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实用的ESG 投资指南,同时为对ESG 投资领域怀揣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深入探索的窗口。
从守护伦理道德到追寻长期利益,ESG投资进化的路径和东西方商业文化的“积善长盈”和“以财谋善“相通。 ESG投资的本质是通过整合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实现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其哲学根植于东方“天人合一”(经济与伦理的统一)与西方“可持续发展”(宗教伦理投资和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核心是平衡股东利益与社会外部性)。 ESG投资通过非财务指标(如气候变化应对、员工权益保障、董事会治理)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超越传统财务分析的短期性。 ESG的历史发展:18世纪宗教伦理投资→20世纪企业社会责任运动→2004年联合国正式提出ESG概念,然后从西方标准主导(如MSCI评级)到中国构建国证ESG体系,纳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本土指标。 ESG的投资策略演进: 1、早期筛选:排除“有害”行业(如化石能源)。 2、深度整合:将ESG纳入DCF模型,延长企业成长期估值(如科技企业研发周期从5年扩展至10年)。 3、影响力投资:追求财务回报与社会效益双赢(如东方红资管ESG基金)。 ESG投资既是工具(如风险定价模型),也是哲学(如儒家“义利观”)。ESG 投资的本质是通过资本配置重构商业价值体系,其哲学根基在于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尽管东西方在文化、政策上存在差异,但 ESG 的核心逻辑已成为全球共识。未来,从业者需在数据标准化、技术应用与跨文化沟通中寻找突破,同时警惕监管复杂性与技能缺口带来的挑战。只有将 ESG 理念内化为商业基因,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