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大宋人口盛世从何而来?朝廷巨量财富流向何处? 理清黄金时代的繁华逻辑,展现宋朝百姓的生活实况。历史作家谌旭彬重磅新作,重新打量宋朝的面子与里子。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宋朝的繁华是影视作品中的反应,现实更残酷,哪有太平盛世,只有路边的饿殍遍野,希望现在是盛世,珍惜当下
第一本从头到尾读下来的书
看的谌旭彬老师的第四本书,第一本是《秦制两千年》,第二本是《洪武时代》,第三本是《清末》,总体内核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无情彻底,甚至有些矫枉过正的批判。在谌旭彬老师的书中,专制集权就是万恶之源,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就是两千年吃人的历史,就是对人性不断摧残奴化,对亲情友情爱情不断扭曲异化,让中国人民停滞堕落的两千年历史。这点刚好和国家宣传的相悖,国家为了宣扬民族自豪感,不断歌颂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结果好家伙,你一上来全盘否定,两千年历史长吗,长!但是却是腐朽落后的,那这两千年历史就不是值得自豪而是压迫人民的两千年历史。秦皇汉武伟大吗,伟大但是和普通老百姓无关,你以为你是车上的贵客,坐着汽车前进,实际上你只是汽车的轮胎,可消耗的零件罢了,轮胎能和客人共情才是最讽刺的事情。这些话一说出来,瞬间无数小粉红破防,大骂谌旭彬老师是公知。所以前三本书我是看得很爽的,《秦制两千年》打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滤镜,再长也是糟粕。《洪武时代》让《明朝那些事》的粉丝破防,朱元璋乃至所有明朝皇帝,都从来不是爱民的皇帝,指望封建帝制的皇帝爱民纯粹就是猪因为伙食不错而感谢养殖场,属实被卖了还帮忙数钱。《清末》则是让大家看到我们虽然推翻了旧秦制,但是现代的新秦制依然统治着新中国的人们。人人平等,法治社会,民主监督依然只是梦想,一个人人都想着考公进体制,考上了就高人一等的国家,又如何谈平等,民主,法治呢。前三本书从头骂到尾,从秦骂到清,把两千年中国历史喷的一无是处,我初看确实挺爽。但是从这本《大宋繁华》开始,我就慢慢觉得有点不对劲了(不是说骂的不对,而是凡事有两面性,哪怕考30分,你偶尔也要夸夸,你永远批判丢了70分,以这种心态看历史也是不全面的)。首先宋朝的繁荣肯定是个伪命题,北宋虽然有外贸收入,但是农耕文明的基础永远是土地税收。宋朝外部有岁供,内部公务员超高的工资待遇,士兵收入虽是平均线往上一点,但是架不住人多。冗兵和富官,但凡有个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宋朝有多繁荣,结果也被证实,果然是片面的。北宋开封就和现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一样,完全就是靠着全国98%的地区和人民,来供养着2%有钱人的消费娱乐。书中说人口增长也和宋朝统治者无关,不是他们执政能力强,恰恰是能力弱无为而治,收不来人头税才导致人口增长。读完全书,感觉整个宋朝完全就是一无是处,没做对一件事。少数对国家有利的,也是宋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