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
中国文史
|
杨冬权
33.7万字
社科
内容简介:本书旨在宣传政协委员,并将其宝贵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将政协委员在各自领域的经历、经验、研究成果及作品等精华结集出版。对杨冬权委员多年来在档案工作研究方面的成果做了梳理、汇总。
...
目录
54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作者简介
免费
《政协委员文库》丛书编辑委员会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让激情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诞生故事
6.0分
杨冬权
本书是一本关于国旗国徽国歌诞生经过的书。是一本写给青少读者的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知识性的图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国旗、国歌、国徽诞生的过程,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社会名流、知识分子等社会各界人士在中华人共和国成立过程中非凡的历史贡献,还有那些设计者、创作者们在拟制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他们!本书利用大量档案材料和珍贵展览图片编辑而成,所用资料均来自我社曾经出版的同类图书,在原有基础上缩写而成,均为公开的内容,没有敏感内容和不宜公开的。
政治
毛泽东在1949年
6.0分
杨冬权
杨冬权著的《毛泽东在1949年》中讲述了毛泽东在1949年内的重大革命活动及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感人故事。
出版
高瞻远瞩毛泽东:毛泽东精准预见200个
6.0分
杨冬权
列宁曾说:“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毛泽东以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智慧、犀利的眼光理性做出科学的预见,指引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抗战中不断取得胜利。
文化
抗战旗帜毛泽东
6.0分
杨冬权
本书从六个方面论证毛泽东是抗日旗帜的论断:毛泽东对抗日战争作出了十个方面的准确预见;对抗日具有坚定性和必胜信心;提出并实践了抗日统一战线的理论;系统提出持久战战略;独特地提出并运用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指挥中共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以及抗战期间国内外人士对毛泽东的印象,毛泽东抗战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等。
出版
新时代档案工作新思维
6.0分
杨冬权
本书作者系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有30余年档案专业工作经验和15年领导工作经验。在主持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全面工作期间,密切联系实际推动我国档案事业改革发展,做了许多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全国多地档案馆(室)、高校档案专业及相关机构和企业做了上百场业务专题报告、专题讲座,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所做讲座、报告等共18篇,全面介绍新时代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并结合作者的多年工作经验及对档案工作的深层次思考,提出一些列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维、新方法。 《新时代档案工作新思维》全景展现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分析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新时代背景下,作者关于档案工作的新思考、新发展,不仅对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记录史实、传承文化、弘扬正确价值观、提高档案领域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
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
6.0分
杨冬权
本书按时间顺序,梳理出1910—1976年间毛泽东曾经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准确预见近600个。这些预见,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每条预见,都先列出预见的内容,再列出预见后发生的历史事实,让读者对照着了解毛泽东先前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样被证实的。通过这些预见,读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会成功,可以体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革命和建设成果的辉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是怎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一步走向更大成功的。本书为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新中国,提供了又一批新的史实,开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本书语言流畅,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阅读本书可以受到爱党、爱国的教育,可以激发读者在新时代取得成功的愿望。
历史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人口原理
7.9分
马尔萨斯
本书认为在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与呈算术级数增长的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人类如果不能理性地对人口施以限制,就必将陷入幸福与灾难之间的循环往复。随着中、印两个超级人口大国在21世纪的飞速崛起,人口增长将成为财富增长不可逾越的障碍的著名诊断,是否仍将如同马氏的预言,如果成为两个新兴大国发展中遭遇的瓶颈?人们将拭目以待。
社会科学其他
消防法规要知道
6.0分
侯延勇
1.生命无价,平安是福; 2.学一分消防安全,多十分平平安安; 3.写给大众的消防安全普及读本。
社会科学其他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6.0分
文君
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上海的农村区域,对其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案例分析部分,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机制等视角,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求其背后的运行机制。
社会科学其他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