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以历史为经,以经济为纬,从财政视角探究各王朝的兴衰起落。 以历史为经,以经济为纬,从财政视角探究中国各王朝的兴衰起落!豆瓣热门经济史图书TOP1,万人评分8.3分,纸书畅销超15万册!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一,另有《哲学密码》《军事密码》。 以财政为主题,全新梳理从秦至清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以现代的经济理论来梳理古代中国的财政逻辑,分析历代财政得失。从土地制度、货币垄断、官营产业三方面说明中国两千余年的王朝兴衰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以中央王朝财政体系演变的三个周期为划分标准。第一周期为秦汉魏晋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官营产业、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周期为北魏北周隋唐两宋时期,以北魏的土地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均田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朝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周期为辽金元明清时期,自元朝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讲起,进而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及其惰性为终。







从经济的角度来叙述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分析朝代兴亡,政权更替的规律性。其独特的视角,严谨的历史观,让我们读者受益匪浅,感谢郭老师的佳作。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买了实体书,但是很遗憾没买到正版,以后有机会一定补上。这本书不仅让人理解历史,更让人理解当下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
本书的写作目的,不是仅仅回顾古代,而是通过研究古代问题来研究现代。当了解了古代的财政逻辑之后,读者再看待现代问题时,便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角,并能够判断现代经济和社会的走向。 本书所弥补的,恰好是这两方面的缺陷,试图利用现代的经济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的经济、财政现象。而在史料选择上,则尽量重读古代典籍,以二十五史、《资治通鉴》、《通典》、《文献通考》等史籍为依据,辅以其他史料,紧扣这些材料来分析问题。 本书分为一个引子和三个部分。引子介绍了中央王朝形成之初最重要的财政事件:汉武帝建立财税样板。而本书正文的三个部分,则对应着中国集权时代的三个大周期。 在任何一个政治侵蚀民间经济的时代,都会有一批原本成长于民间的商人把准了脉,跳出来要求被政府收编,希望用财产换取政府的保护,并在保护伞下谋取更大的发展。 皇帝才是整个国家最大的敛财剥削者!皇帝必须是通才,军、政、财都必须懂,至少要懂得应用这些方面的人才。 这本书记录了非常长的时段(两千多年),试图利用现代财经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找到驱动中国集权社会政策变化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