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蔡东藩六史:前汉
东北数媒
|
蔡东藩
56.6万字
历史
内容简介:起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终至王莽篡汉,共一百回,真实再现了统一秦帝国的兴衰,楚汉之际的风云变幻及大汉帝国第一高峰期波澜壮阔的历程。
...
目录
102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自序
免费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系列(全10册)
6.0分
蔡东藩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一部广为人知的历史巨著,多年来风靡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经过多年的再版、改版,唯独缺少一部专门给青少年等历史入门读者的版本。 《蔡东潘少年中华史》以《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底本,梳理讲述从秦汉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和故事,是一部极具小说阅读快感的通俗历史读物。新作在保持历史逻辑主线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精炼编译,将旧白话改写为现代白话,同时保留蔡东潘先生的重要点评、观点及原著精神,便于青少年阅读、理解和记忆。全系列既有史学的深度与思考,又兼具小说的妙趣与情调,引领读者跨越千年时空,见证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堪称一部入门级的简明“二十四史”。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宋史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宋史》所描绘的宋朝(960年—1279年)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但军事弱势与政治积弊导致外患频仍。其制度创新、文化成就与科技突破为后世奠定基础,堪称中华文明的璀璨篇章。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元史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元史》讲述了元朝 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到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的壮阔历史。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并且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其政治制度、文化科技、民族融合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民族压迫、阶级矛盾与军事扩张的失败最终导致其覆灭。元朝的兴衰,既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缩影,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篇章。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明史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明史》,讲述了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6年的帝国兴衰。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再现了明朝朝的兴衰成败,既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也是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此书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清史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清史》(1644年-1912年)是一部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学魅力的巨著。它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再现了清朝的兴衰成败,既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也是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此书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五代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五代》,讲述了五代(907年-960年)上承唐末、下启宋初的历史事实,本书以五代(梁、唐、晋、汉、周)更迭为主线,兼述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兴亡。全书以“演义”笔法串联史实,既忠于正史框架,又融入民间传说与作者评述,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唐史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唐史》所描绘的唐朝史(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鼎盛时期,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开放,塑造了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 尽管中后期陷入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困局,但其制度创新、文化成就与民族融合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堪称中华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南北朝
6.0分
蔡东藩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420年—589年)政权更迭频繁的分裂时期所发生的曲折历史往事,阐释了当时关于民族迁徙、文化交融与制度创新的底层逻辑。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两晋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两晋》所讲述的两晋历史(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西晋(265年—316年)和东晋(317年—420年)两个阶段,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是中国历史由统一走向分裂、民族融合加速的关键时期。 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西晋的短暂统一未能化解内部矛盾,最终因内乱和外族入侵而覆灭。东晋偏安江南,虽延续了晋朝国祚,但始终未能恢复中原。然而,这一时期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阶段,为南北朝及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后汉
6.0分
蔡东藩
《蔡东藩少年中华史. 后汉》讲述了后汉(东汉)(25年—220年)时期的历史往事。后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由西汉宗室刘秀建立。 新朝末年(公元23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刘秀趁势而起,于25年在鄗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柏乡县)称帝,沿用“汉”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世祖光武帝,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 后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其政治制度、经济成就、文化繁荣和科技发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后汉后期陷入动荡,但其历史地位仍不可忽视。
历史
明史演义
6.0分
蔡东藩
本书起自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终至明思宗殉国,经历276年。作者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政体虽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设家。但明朝后来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全书文笔流畅,故事生动。
出版
蔡东藩六史(全6册)
6.0分
蔡东藩
本套书由《六史:前汉》《六史:后汉》等6册组成 《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秦、汉、唐、宋、明、清,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 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写尽历史的一切细节。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历史
蔡东藩六史:宋
6.0分
蔡东藩
本书讲述两宋320年间,历18帝,由开国到灭亡的历史。记录了北宋重文抑武、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的历史教训,详细描写了陈桥兵变、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岳飞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
6.0分
蔡东藩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讲述了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生,包括屡建战功、陈桥兵变、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平定江南、离奇去世等。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历史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明太祖朱元璋
6.0分
蔡东藩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 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 本书为其中一本,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包括出身布衣、反元斗争、统一江南、建立大明、洪武之治、忧劳而逝等内容。 朱元璋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恢复了中华,建立了明朝。
出版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清圣祖康熙
6.0分
蔡东藩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为广大读者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康熙大帝。
出版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汉武帝刘彻
6.0分
蔡东藩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共二十二回,讲述了少年雄主汉武帝刘彻的汉武盛世,包括早期经历、君临天下、巫蛊之祸、轮台罪己、托孤霍光等历史。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后来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出版
元太祖成吉思汗
6.0分
蔡东藩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本书讲述了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一生,包括幼时经历、十三翼战、统一部落、崛起扩张、领户分封、花剌子模及逝世。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
历史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唐太宗李世民
6.0分
蔡东藩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八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本套丛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本书为其中一本,共二十三回,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从父子起兵、进驻长安、大唐王朝一统天下、贞观之治、帝范教子到因病去世。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
出版
蔡东藩六史:后汉
6.0分
蔡东藩
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历史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上卷+中卷+下卷)
9.1分
孙皓晖
秦王嬴政以法治文明为后盾,以各种战争为主要形式,历经惊涛骇浪而兼并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创建了统一文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应运而生。吕不韦于咸阳四门张挂《吕氏春秋》,公然悬赏改一字赐千金。王翦李斯蒙恬与秦王同心结盟,形成新的政治轴心。吕不韦门客城下论战,国人公开驳斥《吕氏春秋》,引发朝野关于治国之道的大论争。秦王嬴政以“坏法乱政,蛊惑国人”之罪罢黜吕不韦,吕不韦被迫自杀于洛阳。此后秦王嬴政正式拉开帝国创建大幕:第一阶段整肃军政,超拔新锐,一大批年轻将领与主政大臣形成新生代势力,同时大力建设秦国腹地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川成天府之国;第二阶段展开统一中国的连绵大战,展开六国逐一灭亡的故事;第三阶段,秦王登基为帝,号称始皇帝,架构完整的华夏文明体系,发动彻底驱赶匈奴的阴山大战,建造万里长城与其他大型工程;第四阶段,始皇帝勤政巡视天下,积劳成疾而依赖方士奇术救治。第六次巡视时突然病重,死于巡狩途中(沙丘)。秦国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野心与阴谋蠢蠢欲动。
历史/架空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中卷)
8.7分
孙皓晖
六国合纵抗秦。秦以张仪为相,连横破纵,在强国崛起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秦惠王与变法势力同心结盟,铁腕镇压旧贵族叛乱,并整肃朝局,起用忠实于新法的年轻栋梁,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新一代权力中坚,全力准备东出中原。时山东六国陷入混战乱象,秦国新军乘机东出,连续大胜,对山东六国构成强大威胁。鬼谷子门下两位名士出山,苏秦、张仪师兄弟评点天下,约定各谋大国,然均遭受重大挫折而一时铩羽。苏秦忍辱苦修三年,洞察天下大势,重新入世提出合纵抗秦大战略;从燕国突破,成功游说六国结盟,以六国丞相身份,与战国四大公子合力组成六国联军,对秦国形成强大压力。秦国决意对抗六国,寻觅并起用已经对破解合纵成竹在胸的张仪入秦为相。张仪提出连横大战略,主持秦国与山东六国展开纵横邦交战与全面的实力对抗。六国联军攻秦,终因根基不稳内讧多出而频频失利,合纵宣告失败。苏秦被旧贵族买凶杀害。此时,秦国内政发生变化,秦惠王身患不明原因之另类病症,狂暴太子与长史甘茂合谋排斥异己,上将军司马错被迫卸职隐退,张仪为免遭罢黜而挂冠离秦退隐田园。尚武好战的秦武王率领大军东进洛阳,将秦国再度推向危险的境地。
历史/架空
国史讲话: 春秋
7.7分
顾颉刚
公元前712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611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607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人,将晋灵公刺死。类似这样的弑君故事,在春秋时期为什么频频上演?春秋五霸谁最名副其实,谁是徒有其名?戎狄蛮夷是如何渐渐融入而成新的“华夏”?古代的贵族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赳赳武夫?春秋最著名的美食是什么?……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史学大师的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第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与其弟子历史学家童书业一起,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春秋,是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不同种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的时代,是封建制度走向奔溃的时代……
先秦/秦汉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