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道教信仰的观念史视角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程乐松
36万字
宗教
内容简介: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
...
目录
53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免费
序言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同类好书
先秦儒道论稿
6.0分
王世舜
本书选录了作者近三十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尚书》研究”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准绳,认为《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保存了“原始儒家”重民、养民的真精神,并非伪书;“《周易》和《庄子》研究”深入探讨筮占的产生、阴阳二气观念的产生、庄子“通天下一气”等形而上哲学问题,究天人之际,明儒道关联;“《春秋》经传研究”重新解读司马迁、班固有关《春秋》和《左传》的记载,发现了一些未曾引人注意的线索;“孔孟君臣观”揭示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并不存在人身隶属关系,而是互有预设的对等关系。
宗教
诗歌与神仙信仰
6.0分
孙昌武
本书系孙昌武先生研究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关系问题的专著,200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初版。在中国古代,道教与佛教、儒家思想的并存与统合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作者以此认识为基础,对中国古代诗歌中与道教相关的现象、作品等进行研究,说明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宗教
中国墨家(国学大观丛书)
6.0分
李亚彬
墨家作为与儒家对立的学术、政治团体,与声势浩大的儒家分庭抗礼,平分秋色,甚至后来居上,以至于“ 亚圣”孟子都不得不惊呼:“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家之所以能在战国初 期异军突起,根本原因在于它比儒家更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它提出的一些新的主张引起上至诸侯、下 至黎庶的强烈兴趣。墨家以尚同为政治主张的核心,以“兼相爱”为道德理想,以“交相利”为伦理原则, 其逻辑学在中国逻辑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并唯一公开研究、讨论宗教问题。墨家兴起于春秋末期,活跃于整个战国时期,汉初中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绝唱”。本书在对《墨子》书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试图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墨子和墨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宗教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