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恐龙图鉴 给儿童的恐龙百科全书:侏罗纪与白垩纪恐龙
三达文化
|
英国琥珀出版公司
3.9万字
科学
内容简介:本套书根据地质年代,讲述了从寒武纪到第四纪(更新世)的 307 种史前动物,不仅有恐龙,还有许多其他史前动物。讲述每种动物时,使用相同的体例,方便读者阅读。
...
目录
89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导言
免费
侏罗纪中期—晚期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同类好书
病毒星球
8.2分
卡尔·齐默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科普
解码生命:破解遗传密码的竞赛与20世纪以来的分子生物学革命
6.0分
马修·科布
1953年4月25日,权 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三篇描述DNA结构的划时代论文。其中一篇来自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他们在文中阐释了DNA的双螺旋结构。长期以来,这一发现都被科学界视为生命科学史,乃至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原因很简单:造就生命的遗传信息就存储在DNA当中。 然而,在人类认识遗传信息存储、读取、利用和遗传的历程中,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既不是发端,也不是结束:没有自19世纪60年代发现核酸以来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诸多进展,沃森和克里克绝不可能提出他们的开创性理论;另一方面,双螺旋只是DNA分子的三维结构,并没有揭示遗传信息是如何存储在DNA当中的,更没有解释这些编码在DNA中的信息是如何被解码利用,从而造就生命的。换句话说,在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生命的遗传密码仍有待破解。 这项足以比肩伽利略、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发现的辉煌成就,还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科普
植物博物学讲义
6.0分
马克平
植物学、动物行为学、地质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均是从博物学分化出来的学科。作为一种古老的、宏观层面探究大自然的学问,博物学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重建人与自然友好关系以及提升生活乐趣,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植物博物学讲义》依据中国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2018年主办的“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授课和实习材料编写而成,为国内首部针对植物学、博物学爱好者的讲义,内容涉及博物学简史、理念和当下定位,自然观察的流派与方法,植物绘画和植物摄影实用技巧,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植物图片的数字识别,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小组(APG)分类系统简介,植物分类学在线资源使用,全球视野下博物学的公众参与新闻传播,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介绍等。出版《植物博物学讲义》的目的是复兴并升级公众博物学,既吸收当代科技的进展,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为日益壮大的爱好者队伍提供一部既有学术高度和专业水准,又有切实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规范讲义,以系统性地增加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
科普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