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渡边淳一深深地被著名的细菌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历时八年时间追寻主人公的足迹,以传记的形式毫无粉饰地再现了他克服出身贫困和左手残疾的不利条件,立志医学事业,以“梅毒螺旋体”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世界医学界中显著地位的人生轨迹。
野口英世是细菌学家,他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沙眼。他的研究结论认为,导致沙眼的是颗粒杆菌,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错误的。实际上,导致沙眼的病因是砂眼衣原体,而得出这一成果的,是被誉为中国疫苗之父、中国微生物学科和微生物制品奠基人的汤飞凡。汤飞凡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首届毕业生,又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和英国国立医学院研究所学习和进修。在祖国需要他时,他谢绝高薪挽留,毅然回国,先后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副教授、教授、细菌学系主任,中央防疫处处长。他首创中国微生物学研究基地,主持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机构、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中国第一家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领衔研发生产了国产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及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为成功遏制1949年张家口鼠疫的蔓延和在中国彻底消灭天花做出巨大贡献。在他的指导下分离出中国第一株麻诊病毒M9,为制造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奠定了基础。1955年,汤飞凡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世界首次分离出独立的沙眼病原体——沙眼衣原体。为了证实其研究结果,他竟然冒着失明的危险,将分离出的沙眼衣原体注入自己左眼,四十天坚持不治疗,最终确认结论无误。在维基百科1957年科学界大事的生物学一栏,汤飞凡的沙眼研究成果排在第三位,而前两项在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汤非凡没有死于非命,拿到诺贝尔奖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在日本,野口英世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景仰,传记层出不穷,包括渡边淳一的这部作品。他的肖像还被印上纸币。而汤飞凡呢?在1958年,就早早地在所谓拔白旗的运动中遭迫害而死了。他去世时,年仅61岁。汤飞凡一死,中国的相关研究倒退不止二十年。当年非典肆虐时,还有人感叹:“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现在,还有几人知道汤飞凡的名字呢?有谁为汤飞凡写过传记呢?我们的纸币上,也唯有一人而已。呜呼!
各民族都有优秀人物。
野口英世是细菌学家,他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沙眼。他的研究结论认为,导致沙眼的是颗粒杆菌,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错误的。实际上,导致沙眼的病因是砂眼衣原体,而得出这一成果的,是被誉为中国疫苗之父、中国微生物学科和微生物制品奠基人的汤飞凡。汤飞凡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首届毕业生,又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和英国国立医学院研究所学习和进修。在祖国需要他时,他谢绝高薪挽留,毅然回国,先后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副教授、教授、细菌学系主任,中央防疫处处长。他首创中国微生物学研究基地,主持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机构、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中国第一家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领衔研发生产了国产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及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为成功遏制1949年张家口鼠疫的蔓延和在中国彻底消灭天花做出巨大贡献。在他的指导下分离出中国第一株麻诊病毒M9,为制造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奠定了基础。1955年,汤飞凡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世界首次分离出独立的沙眼病原体——沙眼衣原体。为了证实其研究结果,他竟然冒着失明的危险,将分离出的沙眼衣原体注入自己左眼,四十天坚持不治疗,最终确认结论无误。在维基百科1957年科学界大事的生物学一栏,汤飞凡的沙眼研究成果排在第三位,而前两项在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汤非凡没有死于非命,拿到诺贝尔奖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在日本,野口英世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景仰,传记层出不穷,包括渡边淳一的这部作品。他的肖像还被印上纸币。而汤飞凡呢?在1958年,就早早地在所谓拔白旗的运动中遭迫害而死了。他去世时,年仅61岁。汤飞凡一死,中国的相关研究倒退不止二十年。当年非典肆虐时,还有人感叹:“汤飞凡若在,何至于此”!现在,还有几人知道汤飞凡的名字呢?有谁为汤飞凡写过传记呢?我们的纸币上,也唯有一人而已。呜呼!
各民族都有优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