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蒙台梭利的教育全书:家庭精华珍藏版
千一凡文化
|
玛利亚·蒙台梭利
12.1万字
亲子
内容简介:《蒙台梭利教育全书》的作者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才能让孩子向着最有潜力的方向发展。
...
目录
93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前言
免费
第一章 童年的秘密——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童年的秘密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代表作,儿童早教经典。
出版
童年的秘密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儿童教育理论世界名著。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 完整全译典藏版。 了解儿童敏感期,让孩子的心性获得最大释放。
孕产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儿童教育理论世界名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完整全译典藏版,完整呈现蒙氏教育理念精髓,倾心传授养育儿童8大实施方案。
亲子
发现儿童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儿童教育理论世界名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完整全译典藏版。了解儿童天性,用爱和尊重启发孩子成长。
孕产
有吸收力的心灵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儿童教育理论世界名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完整全译典藏版,激发儿童内在生命力,释放孩子自我创造的潜能。
心理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了解儿童智力发展,为孩子创造兴趣最大化的学习环境。
亲子
童年的秘密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玛利亚·蒙台梭利的代表作,书中通过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迷的探索和解答,让父母和教师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儿童并不是一个只能从外表上进行观察的陌生人。实际上,一个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了。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
亲子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最全修订版·精装插图本)
6.0分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本书是玛丽亚·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全本”呈现形式,全书详尽地囊括了她一生所有重要的教育理念。她提出的胚胎期、儿童的敏感期、孩子的发展阶段性、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等理论,如今依旧被各国父母、老师传颂着、实践着。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欧洲8000万母亲的教子秘笈,值得被每一代父母学习、研读。
亲子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最温柔的教养
8.9分
吴恩瑛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育儿口语”指南。面对孩子,很多父母总是“爱在心中口难开”,无论批评、指正,还是鼓励、夸奖,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有时甚至词不达意、弄巧成拙。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可能会影响一生。 本书将带我们踏上一段有温度的育儿之旅,在130个常见的育儿场景中,倾听育儿专家的建议,学习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轻松应对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孩子的教养问题,陪伴孩子健康快乐长大。
家教方法
英语,孩子这样学! 4-18岁中国孩子英语成长路线图
8.2分
曹文
孩子要不要学英语?什么时候开始学?学什么?怎么学?跟谁学?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共同的思考。本书以大学视角、国际视野、人文素养描绘了一张4~18岁中国孩子的英语成长路线图。通过解读100个有关孩子英语教育的常见问题,作者想告诉家长:只要起步早,走对路,并且坚持,孩子的英语会毫无悬念地超越课内要求,成为他们未来展翅高飞的强壮翅膀。
家教方法
教养的迷思
8.1分
朱迪斯哈里斯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相同?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作者如此说:1995年,我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失业的大学教科书作者,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1997年,这篇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上帝真幽默。37年前,我收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决定不授予我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够格,签名的正是心理学系当时的执行主席乔治米勒。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了,它成了十多年来,有关儿童发展与人格的最为畅销的心理学著作。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家长们仍然沿用传统文化中那种令人忧心的教养方式。我提出了一些善意的忠告,想让家长们变得轻松起来,但他们却完全置之不理,甚至连我自己的女儿也是那样抚养孩子的。但我又怎么能指望,我可以影响自己的女儿呢?
家教理论与方法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