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2
光尘文化
|
李跃儿
11.9万字
亲子
内容简介:儿童有儿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们善于观察、富于想象、乐于创造。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强加要求,将使他们被迫压抑自己的潜能。
...
目录
206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我与李跃儿
免费
第一章 盲人摸象的时代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彩热评
1条
更多
爱在俄罗斯之夏
LV11
教育的深刻
12月6日
0
作者其他书籍
关键期关键帮助
6.0分
李跃儿
怎样陪伴孩子,能让他建立起一生的安全感?怎样养育孩子,能让他更好地发育感知觉?怎样引导孩子,能让孩子的探索精神更旺盛、想象力更丰富、社交能力更优秀? 每一项能力都有关键的培养时期,家长的责任就是抓住这些“关键期”,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提供恰当的帮助。在本书中,儿童教育家李跃儿将从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出发,拆解关键期,带你以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让孩子的未来更有保障、更出色。 让孩子在恰当的时机,取得恰当的帮助。
亲子
读懂孩子的行为
6.0分
李跃儿
90个避不开的养育问题,涵盖吃手、安抚物、安全感、分离焦虑、恐惧、撒谎、负面情绪等7大方面。每个问题按年龄段划分,解答更科学,方法更有效。
亲子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6.0分
李跃儿
儿童的心灵就像珍贵的艺术品,需要父母用心思、用灵魂好好感悟。爱得过多、爱错了方向,都会使孩子内心蒙尘。 本书是李跃儿40年来教育实践的精华,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培养有抗挫折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与孩子对话、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再多的技巧都终将回归于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如何智慧地去爱,怎样在自己、在孩子心中培育爱从而使爱形成不竭的循环,这是父母乃至整个社会需要探索的课题,本书将为其提供一种答案。
亲子
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
6.0分
李跃儿
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严谨的科学道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社会科学
卡通胡子:人格影响一生
6.0分
李跃儿
以李跃儿的丈夫胡子为成长个案,前后跨越超40年,从一个男人怪诞的成长史中发现童年的秘密,进而揭示了人格建构的不可或缺。 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就像给孩子预备了一头美丽的红色狮子作为坐骑,这头红色狮子能使孩子完全胜任人生的任何状况,并且能够既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我们无法培养出人格完美的孩子,但是至少可以尽可能地给我们的孩子预备一头红色的狮子,这是做父母的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也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亲子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8.8分
阿黛尔·法伯
法伯和玛兹丽施两位亲子沟通专家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里展现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征服了世界。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文5周年纪念版)》中她们继续运用那些技巧和方法,解决当下父母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娱乐和享受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如何激励孩子在学习上拥有的积极性。《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让家长和老师学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优秀的沟通技巧、实用的对话场景和令人愉快的卡通漫画是《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中文5周年纪念版)》成为百万畅销书的品质保证。
家教方法
教养的迷思
8.1分
朱迪斯哈里斯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相同?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作者如此说:1995年,我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失业的大学教科书作者,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1997年,这篇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上帝真幽默。37年前,我收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决定不授予我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够格,签名的正是心理学系当时的执行主席乔治米勒。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了,它成了十多年来,有关儿童发展与人格的最为畅销的心理学著作。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家长们仍然沿用传统文化中那种令人忧心的教养方式。我提出了一些善意的忠告,想让家长们变得轻松起来,但他们却完全置之不理,甚至连我自己的女儿也是那样抚养孩子的。但我又怎么能指望,我可以影响自己的女儿呢?
家教理论与方法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7.7分
李波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奥秘,提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囊括了注意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各种方法是何以发挥成效的。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和思考习惯,让孩子赢在终点。
家教方法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
教育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