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从2021年开始,日元大幅贬值,这不是一个短时的市场现象,而是日本外贸、经济增长结构发展遭遇拐点的必然结果。外部的市场现象只不过是这场巨变的催化剂。本书并不是一本探讨日元短期下跌的市场分析书籍,作者希望创作一本“不会因时间而腐朽的著作”,希望通过日元暴跌背后几十年的日本外贸、国债发展历程,探讨国际贸易、汇率、经济增长背后的深刻逻辑,同时还揭示汇率变化对经济和普通人的生活的影响。 作者认为,根据金特尔伯格的“国际收支发展阶段论”理论,日本已经完整走完了整个周期,当下正面对着债权国地位崩溃的现实。而对于仍在稳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本书讨论的问题极具前瞻性,而人民币短时下跌的现实问题,也与日本当下面临的问题有着相似之处,所以于未来、于当下,都有参考的价值。
日本的钱(日元)变得不值钱了,因为日本的经济结构变了,比如老龄化、出口减少,加上疫情和战争的影响,大家开始抛售日元,导致它贬值。 一国的汇率如何变化是合适的?是否越低越好,以能够促进出口和顺差;是否越高越好,以能够收购海外资产提升经济影响力?日本日元,这个曾经世界货币之锚之一的货币,讲述了在汇率持续下跌的故事,很多地方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这本书中,唐镰大辅通过长期视角分析日元贬值现象,指出其并非短期市场波动,而是日本外贸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结构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他希望揭示汇率变化对经济和普通人生活的深层影响。日元贬值的背景是日本经济增长率低于欧美、过度防疫政策、俄乌冲突等导致日元被抛售。日元贬值对进出口、通胀、资本流动、家庭资产等的复杂影响,如“日本廉价化”现象。虽然对贸易来说,贬值短期刺激出口,但长期可能削弱产业竞争力。同时,贬值推高进口成本,加剧通胀压力。而且贬值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影响金融稳定。 总结下汇率变化的影响: 1、过高汇率,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吸引外资流入→资产泡沫风险。同时,进口商品降价→消费者受益;但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就业压力。 2、过低汇率会引发出口增加→短期增长;但进口成本上升→通胀压力;资本外流→金融市场动荡。同时,进口商品涨价→生活成本上升;但出口行业收入增加→部分人受益。 前车之鉴:要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防止汇率大幅波动、长期偏离经济基本面。针对人口结构变化、外贸依存度等问题,需提前调整政策(如产业升级、扩大内需)。 理想的汇率应该像弹簧,能根据经济情况上下浮动,但不会乱弹。经济好的时候,汇率稳定或稍微升值,防止过热。经济差的时候,适当贬值,刺激出口,但别贬太多,不然大家会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