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以文学-文化批评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壮族民间文学及其特征置于整个壮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探讨其在由本土文化(稻作文化、歌咏习俗、师巫传统)和外来文化(即汉族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文本意义。 全书共18万字,分五章,第一章解读和阐释文化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宏观分析壮族民间文学生成、发展的文化土壤和壮族民间文学的稻作文化、歌咏文化、师巫文化及外来文化意蕴。 第二、三、四、五章即在第一章总述的基础上论述歌咏文化、稻作文化、师巫文化、汉族文化对壮族民间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