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的一名文学老师,有时会想:除了教书,我能不能走出校园,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次机会,我到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任副局长。碑林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却没有一家图书馆,让我错愕。更让我错愕的是,我即将接手的这个“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 要建在地下!墙皮破损,电线裸露,没个好模样,人手就我和馆长小宁两个人。 小宁说买书的事情全听我的。书商纷纷发来书目,但我发现得自己动手编一个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出来。我们的馆小,书少,这恰恰困难——稍微买偏了,就会大量被闲置。 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展出的不是绘画或者器皿珠宝,而是“字”。这个地方离我们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应该设立一个碑帖专区,大量地买,做成特色。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外文童书区,在碑林区工作的外国人不少,如果他们的孩子在这里看见母语故事,一定很激动吧。还应该有一个漫画专区,把这个区域做好了,这几个书架也可能会成为漫粉聚集地, 也许周末会被读者挤满吧……
大学副教授挂职区文旅局副局长,同样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副教授和副局长却没有任何可以相互借鉴的工作经验,为期一年的挂职,拿得出手的成绩是将一座区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成,摆不上台面的还有无数的迎检、开会、排查、汇报、组织……整个阅读体验更像是看一部纪录片,跟随一个绝对新人的视角,把文旅局副局长能做和不能做的都体验一次。文学老师筹建一座图书馆,听起来好像专业对口,其实不然。图书馆不是凭空长起来的,从选址到布局方案,从书单到设施,从谈判到装修,从台阶到绿植,从招牌到海报,从自我定位到发挥特色,无不需要亲力亲为,还要没有遗漏账目清晰不超预算。再者,读书喜好本就众口难调,再有觊觎利益者横加干涉这其中压力着实不小,作者的优势在于亲朋故旧都是读书人,各个专业的书单信手拈来,看似只需稍加删减就可以坐享其成,然而,各人的书单首先是主观的,并不一定适用于以普适功能定位的图书馆,再者还有预算限制,拿到书单后仍然需要有的放矢的挑选。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以此为名,但没给出明确的答案。我想,当人类群星智慧闪耀时,星光照到的地方都是图书馆。无论私人的或者公共的,大型的还是迷你的,海边的还是山巅的,图书馆是人类智慧的载体,不管怎样,世上需要图书馆。
历时半个月,很久没遇到这么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的书。题材很新颖,文学与政治奇妙的交融了。没有桃花源,净土只在人心里。
如今身边的书店越来越少,所在城市的图书馆也成为摆设,因此心中时常感叹社会在进步,但文化没有与时俱进,为之叹息。 因此看到此书名,心中产生一种共鸣和某种期许。读完此书对作者更加倾佩,一方面感叹作者文笔好,读起来一种很轻快的感觉,另一方面对作者工作中的一些遭遇有一些同感,但我没能像作者一样采用一种睿智、巧妙而又不退让原则的方式去处理,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另外还想说的一点是像作者这样用心去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并为之坚持,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个人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