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套书由《文学评论家》《阿玛尔菲塔诺》《法特》《罪行》《阿琴波尔迪》5册组成。 《2666》的五部分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讲述四位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文学评论家,因共同喜欢并研究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而成为好友。当他们得知失踪多年的阿琴波尔迪曾现身墨西哥圣特莱莎后,其中三人决定前往寻找。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是举家迁居圣特莱莎的智利教授的故事。 他也是文学评论家们寻人之旅的向导,正在一天天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第三部分“法特”,是被派往圣特莱莎采访拳击比赛的纽约记者的故事。当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接连发生骇人听闻的女性被害案件后,他试图进行报道,却发现困难重重。第四部分“罪行”,一篇接一篇令人惊心的犯罪记录,如档案般呈现1993—1997年间发生在圣特莱莎的残杀女性案件。绝大多数命案未被破获,也无人能阻止杀害继续发生。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回归开篇引入的神秘作家,从“二战”前的德国到1990年代罪案频发的圣特莱莎,详尽描绘阿琴波尔迪一生的传奇经历。
可以读,可以研究,但是深意好像不是很大,据说有未出版未翻译的第六部?
读完了。感觉是反涩会人格的作品。第一部分:我以为会是起点或平均线,后来才知道是巅峰。第二部分:拉胯。就算整节删掉都不影响什么。第三部分:平庸。第四部分:不伦不类。既不是刑侦报道,也不是犯罪小说,就是四不像呢,还故弄玄虚,看这种东西还不如直接去看《十宗罪》。从文学性上说毫无美感,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一切学上说也没有任何价值,唯一能取悦的大概是贩罪分子或潜在贩罪分子。第五部分:夹带了太多私货,写了若干异国人物和生活,但很难堪的是漏洞百出。还能看出来的是,作者并不爱好和平,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狂热的軍事迷(即战狰狂)、政治隱君子。写下若干私货发泄完私欲后,作者才想起来给故事包饺子,最后留了三分钟时间来串接零件,好让大家相信这是一部完整的小说。本来不想评分的,因为觉得千人千味,既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喜欢它的人,那么就要礼节性地表示尊重,但是,再三想了想,我的评论并不会产生任何冒犯——往更大胆地方面说,就算波拉尼奥本人听到都不可能会生气,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留下来呢?用流行语讲,就是做好课题分离。作者和读者之间,就像朋友和朋友之间一样,要做好课题分离。我不欣赏波拉尼奥,不觉得从目前看来他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价值,更难以苟同充斥着S情、暴L和破坏的拉美文学竟然会在当代如病毒般流窜,但是我理解这件现实——凡东西,被人喜好都有原因的。我只是不能理解那个原因具体是什么。拉美文学被拉美人喜好很简单,但是被瓷果仁喜好,我是真的奇怪,什么时候我们的年轻人崇尚这些东西了?是从每所大学附近都开满了酒店开始吗?还是从约会软件盛行开始?亦或是从青春期的X压抑开始,就埋下了病态的种子?世界并不是由伎院组成的。它糟糕,但没有糟糕到这种地步。男女交往也绝不是除了床就找不到地方去。床当然是好的。正因为床是好的,所以仔细点别把它弄脏了。假如拉美文学是受限于环境不得不如此,那么瓷文学不必如此。委实不必。抬头看看现实就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环境和拉美确有一部分相似,但更多的是迥然不同。没什么好学习的。翻译老师辛苦了。为了过审我也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