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探究“失败者”面对人生苦难时如何抉择的人生之书。 杜甫、李贺、温庭筠、姜夔、王冕、唐寅、吴承恩、徐渭、张岱、金圣叹、顾炎武、蒲松龄、吴敬梓,这十三位科举落榜者,当时俱是落魄失意人。但他们不朽的人格和作品,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他们多舛的人生经历、不凡的精神气度与人生格局,很值得言说。 作者以深邃通达的笔致体察和还原“失败者”的世界,以深厚的人文积淀剖析中国书生的生命基因,展现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中国科举的取士逻辑,呈现出一条走向清晰的中国文人命运脉络。对生活在“内卷”时代的我们,提供了一种极具高度和个性的参照。
读《不朽的落魄》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是一部书写中国科举史上一群最牛“落榜者”群像的作品,作者徐海蛟选取了由唐至清,近千年间13个科举落榜者作为这部书主角,他们同时又是中国文化史上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全书23万字,以杜甫开篇,到李贺到温庭筠,再到姜夔、王冕、徐渭、张岱,以及金圣叹、蒲松龄,最后以吴敬梓作结。就像一个命运的暗示,因为吴敬梓是书写中国科举最深刻的作家之一,这部书就以中国的诗圣开篇,以吴敬梓作结。在一个崇尚成功的年代,人们更乐于关注胜利者。 徐海蛟为什么要将目光投向失意者? 他说“我用这部书中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来致敬‘失败者’”。“文学关注的往往是事物的背面。对于作家,‘低处的生命’更有意义,更值得书写。”为“失败者”立传,为遭逢寒霜的生命立传,并探讨一个人在反复找不到出路时的选择,想必是有价值的。 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 徐海蛟,是宁波80后作家的代表,持续写作多年,近年主攻散文。曾获人民文学新人奖,以及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不朽的落魄》这本书,对“落榜文人”的共性、个性做了非常好的刻画,抓住了中国文人背后更深层次的秘密。 读这本书,最深的感受就是历史感,作者在试图用他的方式去撬动我们原来已经固定的历史观。他重视的是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从这个角度再返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去探索,去平等地看待古人的生命价值。 这本书很诚恳,我们与古人是有隔阂的,我们的生命历程、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从唐朝和清朝跨越千年,很多片段写得真切又得体。 书中13个人通过一些片段勾连起来,“落魄”这个词是他们的共性。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国知识分子落魄的一个纵剖面,反思了人文与政治、得意与失意、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很多问题,也看到了科举制度和知识分子的弊病。 《不朽的落魄》用四句话归纳——文化的视角、小说的笔法、诗人的情怀、生活的趣味。13个文人像13面历史镜子,达成关联和共情。 我们读古代题材的文学作品要注意什么呢? 就是看这个作家怎么让历史的阳光照到当下,并且还要有交相辉映的感觉。在这本书中,以往和当下、人物和作家的关系中,有着现实和哲学意义。 读这本书时,我觉得最打动我的就是这个序。我看到一个作家如何静下心来在浮躁的世界里坚守着自己。他带给我们另一种思考,那就是失败的意义,他可以安慰,鼓励奔波在这个时代的失意和落寞的
有佳句无佳篇,故事展开不足。可以作为索引书介绍书。看这些都不知之所以不朽,就是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人生故事,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每位失意人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在当下崇尚成功的时代写失败实在是太过标新立异了,我看到书名的时候就想必须要读一读。古时候科举建功立业就是唯一的正途,而其他营生都是“歪门邪道”,有句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太多人只追求这一条路可成功的少之又少,而书中的他们虽然在这一途中都失利了,但是他们也在其他领域开出来属于自己的花,同时也为其他人开拓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