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主人公路易出身卑微,是个有名无姓的人。到波尔多后,由于母亲强大的经营能力而发家致富。路易心肠冷酷,是个名副其实的守财奴,渴望向家里人进行报复,更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可憎的“蛇窟”,谁也不能靠近。 直到死亡来临时路易才觉悟到一生的错误——他从未了解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用恶掩盖住了内心的善良,而且他从未向他人表达过心中所想。通过对他不幸的外孙女的同情,找到了爱和信仰。 整部小说以人称叙述。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写给妻子的控诉信逐渐转化成日记、忏悔录,犹如没完没了的长篇内心独白,直到他突然死亡才中止。
人类因懦弱而生的虬结每次都被莫里亚克描述得近在眼前,世界不过是“我”的投射。所谓蛇结,是阻挡世界阴冷而生出的防卫,仅能用智慧或者“爱”来拆解(非男女爱)。“蛇”的投射导致人们仅能看到事情符合自我秉性的部分,看不到自我不曾拥有的未知,所以耶稣才被包裹成信仰。可惜的是,即使是信仰有些人的憧憬可能也和自我本质无关,只流连为需要遵守的规则:因为家人都是,所以我也是;因为别人要求,所以我也遵从。不过如此。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自己,明白自我的意愿和喜好。笑。愿意看到自己,愿意听到自己,愿意拆解自己都是未知,就更毋谈及他人。人与人之间看见已是难为,更不必谈理解。所以,第一人称的“告解”本质上就是某种袒露的未知。那些自卑、自私、自大、傲慢一一呈现,鲜活而随处可见,让人忍不住咋舌。女儿听不到他人意见的哀嚎和偏执的自我认知,还有章节末儿子来信真的太妙了,都有被重锤锤吐血的实感。好狠,但并不意外:我们终究困在自己的认知里,无法相互理解。最后,莫里亚克的描写总是阴鸷又柔和,阴郁又带着银灰色的雾霭。文笔很好,人物给得具体。就是故事有点拖,可能因为是老头儿的第一人称写作,所以多少有点拖沓,影响阅读体验。扣半星。以上。
无意识地敌对任何人就会把对方置于某种邪恶贪婪的形象中,同时自己也成为困囿于忌恨的惊弓之鸟。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一种贪念、邪念都会给自己的心拷上枷锁。消极的想法化作一条条蛇缠绕心间,蛇首尾相连,无穷无尽。人与人之间关系恶性循环,彼此距离越来越远。我们追求的与我们所行之事背道而驰,转变一个念头,一个新的交流方式,或许会越过长久以来自己给对方设置的心理形象,开展新的关系。一切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
一个扭曲虚伪对一切都报以仇恨的将死老人的顾影自怜。在弥留之际居然通过自我宽恕获得了或多或少的灵魂拯救,真是让人讨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