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商务印书馆
|
弗里德里希·尼采
4.6万字
哲学
内容简介:本书包含尼采写作生涯最后一年(1888年)里完成的两部独立著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瓦格纳》,根据科利/蒙提那里考订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译出,并根据第14卷补译了相应的编者注释。
...
目录
22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总序
免费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权力意志(全2册)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晚年思想结晶,“权力意志”思想对后世哲学、心理学影响深远。
哲学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生命如一场盛大的舞会,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舞者。尼采认为,起舞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灵魂的绽放。有人轻盈如风,有人热烈如火,但真正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命的脉搏,在舞动中领悟存在的意义。 《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汇集了尼采思想的精髓,七大篇章深入探讨自我、生命、人性与道德等核心议题。书中既有对个体自由与自我超越的呼唤,也有对传统道德的大胆批判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每一章都如一剂强心针,激励人们从容面对内心的挑战,超越平凡,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
出版
尼采诗精选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特立独行的天才思想家恣意放纵的炙热诗篇。
文学
尼采随笔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本书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诸多重要著作中精选了36篇具有论战风格的随笔。本书开篇,收录了尼采讨论教育问题的三篇经典文章:《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和《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在尼采生活的年代,德国的教育出现了两种相反的取向:一种是“扩大教育”,另一种是“缩小教育”。扩大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普及,培养尽可能多的“通用”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缩小教育”则是重视教育的专业化,着力于培养少数专家学者,但学科划分过细,使得受教育的人如若不潜心于某个专业领域,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尼采认为,这两种教育取向,是把人当作工具来加以训练,是对天才和伟人的扭曲与摧残。尼采主张,把严格的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引导学生阅读德语经典作品,养成对母语的良好趣味。尼采希望真正的教育是高贵的,是为培养少数天才而服务的。
文学
朝霞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善恶谱系学的开山之作。“只有偏执狂才能成事”的哲学依据!从规则手中夺回自我权力。拒绝成为“平均数”!
哲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现代西方哲学的里程碑,德国哲学家尼采代表作,“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出版
瞧,这个人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德文原版全新译本,“那些无法杀死你的,必将使你强大”
出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最具轰动效应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未来人类的《圣经》”
出版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悲剧的诞生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在酒神的忘我体验中感受生命的颤栗。
哲学
不合时宜的沉思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名家名译,尼采在本书中完成了一次彻底的重新评价!
哲学
论道德的谱系——一篇论战檄文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向历史传承而来的道德观和善恶标准的彻底声讨!
哲学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雅斯贝尔斯:他给整个西方哲学带来了战栗。
出版
偶像的黄昏:如何用锤子哲思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的通俗作品,感受他的特立独行!
出版
朝霞: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摧毁西方道德的理性根基,朝霞才能升起!
出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林人文精选)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全书用散文诗体写成,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宣讲自己的哲学思想,包括“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等。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横扫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之歌。
出版
瓦格纳事件
6.0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的美学不在于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周国平翻译的《尼采美学文选》对尼采美学思想做了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并加入他自己的概括性、研究性文章《哲人尼采剪影》、《尼采美学概要》和《尼采美学导论》。由于篇幅较大,分做两本书出版。《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72年至1880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早中期。《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81年至1889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后期。《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收入《瓦格纳事件》《朝霞》《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自我批判的尝试》《偶像的黄昏》等名著的整篇或摘录,集中表现了尼采思想发展的后期,赋予艺术以形而上学的意义。倾尽一生,尼采想借此给人生意义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哲学
尼采诗集
7.7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生前从未把他的诗作结集出版,收在《尼采诗集》这本书里的诗,大多是由译者从《尼采全集》大八开本中选出的,绝大部分是尼采成熟期的诗作。其中,《玩笑、诡计和复仇》《无冕王子之歌》译自第五卷,在尼采生前作为((快乐的科学》一书的序诗和附录发表过。《酒神颂》《查拉图斯特拉的格言和歌》以及《抒情诗》《格言诗》中的多数诗作译自第八卷,都是在尼采死后才发表的。全书篇幅总计二百九十六首,是一部比较完全的《尼采诗集》汉译本。
文学
尼采全集(第3卷:朝霞 墨西拿的田园诗 快乐的知识)
8.6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本卷包括:《朝霞》、《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能、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
哲学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7.8分
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阅读这本书能看到最真实的尼采,更能使我们具体、直观、不受约束地理解尼采的“实验哲学”精神,对于尼采哲学的初入门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读本。
哲学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爱的新发现
8.3分
威廉·施密德
《爱的新发现》可称得上是一部经典的哲理散文,对于爱情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爱的新发现》涉及的关于爱情的种种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人们:爱情在某种文化切换社会的思想天空中何处安家?它被分派何种角色?当爱情失败时或因生活无意义而绝望时,它怎样获取意义?作者从与众不同的德国式思辨的角度出发,引领读者从神话、戏剧、诗歌、电影等形式中去寻找答案。
哲学理论
牛津通识读本: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文版)
8.0分
[英国]乔纳森·巴恩斯译者:史正永 韩守利
《牛津通识读本: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由日内瓦大学古代哲学教授、亚里士多德研究学者乔纳森·巴恩斯撰写,作者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与传统的看法有所不同的亚里士多德。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顾肃作序推荐。《牛津通识读本: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作为哲学家中的翘楚,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思想史的影响无人能及。在《牛津通识读本: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乔纳森·巴恩斯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及个人理解,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印象的亚里士多德。作者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还原到历史背景中,探究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逻辑学发现、形而上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方面的著作,以及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与诗的思想。
哲学理论
心灵、语言和社会
7.9分
约翰·塞尔
约翰·塞(1932-)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人文科学院院士。本书是一本简明通俗的哲学著作、但它既不是各种哲学问题的概览,也不是哲学问题的简史,而是概括了塞尔40余年来研究成果的重要哲学著作。本书对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进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们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当代美英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到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塞尔在本书中吸取了现代科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实了理论论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分析哲学的传统框架。
哲学理论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5折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