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亲历中国考古系列(全8册)
浙江文艺
|
樊锦诗
69.7万字
历史
内容简介:此套系含《灿烂敦煌》《曾侯乙墓》《法门寺地宫》《楼兰尼雅》《西汉南越国》《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秦兵马俑》8本,10位考古专家百万字深入解读八大文化遗存。
...
目录
255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灿烂敦煌
免费
序言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灿烂敦煌
6.0分
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合作撰写,融数代敦煌人的智慧于一炉。
历史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
6.0分
顾春芳
“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专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核心选目,名家、名作、名译,引领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高附加值,实用,有趣,长知识。
出版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8.9分
樊锦诗,顾春芳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传记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我在二里头考古
6.0分
张飞
本书是一部访谈录,采访对象是与二里头遗址发掘、研究、宣传、保护相关的15位亲历者:亲手剔出器物的特级技师,描摹古物的绘图高手,第一件青铜爵的发现者,掀开层层黄土的工地民工,守望遗址的普通村民,文保一线的文物干部,博物馆的志愿讲解者,满怀理想的实习生…… 受访者年龄从70多岁到20多岁,话题涉及的时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通过访谈形式,拼接起一幅二里头“生命史”的立体全景图,记录与二里头邂逅的诸多考古人的足迹和心路历程,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考古人群像,致敬考古工作背后的无名英雄。同时向公众展示二里头遗址的价值,讲述二里头考古的生动故事。
文物考古
国宝背后的故事
6.0分
《纵横》编委会
《纵横》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努力发掘众所周知的任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角,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本书是对《纵横》杂志所收文章进行碎片化整理,汇集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通过其独特侧面来述说历史。 1、国宝沉沦呐喊,魂牵中华大地。 2、从国宝的流失复归,到文物的挖掘研究,再到文博工作者的精神与追求。国宝的沉浮故事,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绵延不绝的发展历史。 3、阅读国宝故事,感受中华文化,体会国宝承载的深厚民族精神。
文物考古
20世纪黑龙江考古
6.0分
石岩
众所周知,边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域范围和文化特点而具有独特的价值。黑龙江考古属于我国边疆考古之一,考古发掘获得的成果,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疆域的实物见证,为我们再现了黑龙江地区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和东北疆域形成的历史。 本书以20世纪黑龙江地区的考古工作实践为基础,时间上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空间上以现代黑龙江境内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牡丹江、绥芬河流域三大区域为核心,总结和概括了一个世纪以来汇集的资料、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认识,并通过这些基础工作,探讨黑龙江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其逐渐发展的过程,证明了边疆地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地位和贡献。
文物考古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