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比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文化复兴”之旅。 空谷幽兰,常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阔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困扰着作者的问题。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古老的社会中令人尊敬的人。







这是一本由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人的隐士的书籍,介绍了作者在终南山等地寻找隐士的经过,也写了中国古代的一些隐士的故事,比如说老子、王维、鬼谷子、八仙等。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之深,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读了两遍了已经,每次读完都有不同的感受,虚云禅师的记叙印象深刻,看到被称为隐士的人,都比较谦虚,虔诚,执着,还有就是那份恬淡和广博,就如同也和他们都见了面、说了话,内心也濡染了一份安宁。有道是,道可道,非常道。
20250830,全书完。总体来说是参访隐士的纪实和中国隐士典故和作品的汇编。最有价值应是山中隐士的对话吧?对话的人不同,可是观点却都是一样的:需要修行、苦修,修行就需要静,道看不见。作品的架构和语言应该说是极简的,甚至对道、对参访隐士的对话、生活,都没有作者个人的评价,不过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亮点,道为何?书本前的你自有思考与评价。最后以城市的隐士为结尾,却也巧妙,毕竟大多数的大多数做不到出世、或者也没有条件出世。可是,没出世、就寻不到道吗?唯有置身深山,才能找到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