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世纪之交的北伦敦,人们的姓氏和名字混淆了他们的来处,编结成一张交错复杂的网。中年失婚、自杀未遂的白人阿吉与年轻的牙买加黑人姑娘阴差阳错地结为夫妇,他在二战中结识的孟加拉好友萨玛德也带着妻子来到伦敦定居。 阿吉一生庸碌无为,凡事都靠掷硬币作决定;萨玛德出身优越,却只能在小餐馆当侍应生。随着他们的下一代渐渐长大,个人的信仰危机演变为父辈未竟的期待,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身份错位的迷茫与愤怒,以及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碰撞与冲突,渐次浓缩于这座城市的西北角,最终在新年夜爆发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故……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动摇着个体的来处,裹挟着几代人的命运,书写着独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欲望与恐惧。
书籍内容体量很大,横跨三代的移民者生活,“无根”感和意识形态对冲让结局似乎成了必然。战争、宗教、基因工程、人们否认自我又在追寻自我过程当中做出的选择……不得不说,作者24岁就能写出体量这么大的故事,是相当厉害的,怪不得此书一出就备受瞩目。 书籍中反复被提及的“牙”和“根”是移民者绕不过去的话题。移民者的身份、历史、宗教信仰因为远离“故乡”而更加显眼,遑论第一代移民者是以被殖民地的身份来到英国。他们面对的除了战争中的个人和来自肤色的敌视外,关于“根”的不稳定性在他们身上造成的危机更加明显。英属殖民地孟加拉的变迁让书中的第一代移民的身份认同出现动摇,孟加拉族和印度人身份摇摆不定,但是除了自己无人在意。家乡和自我坚持的信仰被蒙上了完美的滤镜,因为遥远而被想象力修饰得更加完美。所以第二代移民身处的情境,除了社会给予的压力外,还有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想要从他们身上找回传统和信仰的压力。孩子们无法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无法完全得到家人的支持,只能以尖锐对抗身边的歧视,以逃避和漫不经心抵抗父母的失望。他们谁也不是,哪里也去不了,只能以尖锐包裹茫然,一点一点找寻自己的位置。在此期间,完全不同的生活情境对每个人都出现了不一样的影响,二代的“无根”对于一代来说情况应该更严重。因为一代的闭口不言,二代的追寻像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所以男主的两个儿子,同根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在英国的孩子成为了“圣战”的簇拥者,在印度的孩子成为了“比英国人更英国人”的存在。“无根”感让二代追寻自己理应成为的样子,而这个样子永远都在远方,所以只能让自己的身体和存在状态成为触碰远方的枝条。 “信仰之力”恐怖如斯,ta让他们以为是自己想要这样,而不是社会、不是环境、不是文化,而是理所应当。就像迈勒特对女友的态度。明明成长在英国,从来也只觉得女友美丽耀眼,只有欣赏。但只需要一张宣传单,就会因为“信仰”觉得女友的穿着打扮是为了向所有男人兜售美丽,而希望将她永远绑定在家中只为他一个人绽放美丽。信仰成为最佳借力点,让人们成为“神的*人”后出于正义,处置他人。信仰或者肤色或者国籍或者什么都可以,人们伤害他人时总有合理的解释。既得利益者往往会忽略自己身处特权之内,就像身为殖民者的富豪只会感叹,为什么有色人种这么不喜欢工作只喜欢玩乐,为什么他们不能像英国人一样训练有素,却完全无视他们的处境和待遇,只是单纯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