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格雷厄姆与多德首次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分别从证券分析的原理、三大证券分析方法、证券分析操作实务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框架。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籍!作为价值投资的尊崇和实践者,我想简单聊聊我看本书后得到的一些启发和感悟。 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证券分析》我很早就有知道,只不过那时候刚刚出社会不久,投资时间太短对于如此专业的书籍只能敬而远之。巴菲特在我们这个时代知名度要远高于格雷厄姆和多德,巴菲特早已是当代价值投资的代表及引领人物。多年前第一次知到巴菲特的老师之一就是格雷厄姆,巴菲特也自称到自己很多投资理论都是来自格雷厄姆。我当时就想,巴菲特都这么厉害了,在投资界享有如此之高的荣誉,他的老师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又是有多么厉害?带着这些疑问很多年之后,在这两年工作稍微放松之际,我把格雷欧姆的自传以及这本《证券分析》集中在这几个月看完了,以前有的很多疑问几乎得到了解决。 《证券分析》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于我目前的投资理念有多大帮助呢?如果我想恭维这本书,我肯定会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投资的逻辑逻辑……让我彻底悟透了价值投资…… ”。毫无疑问,这本书就是我开头说的那样,是一本伟大的书籍。但是我自己看完,对于我的投资理念,却没有太多的提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本书的理念在我看这本书之前,几乎都在其他的著作中看过了,近100年以来,很多优秀的投资家,关于该书理念的宣传已经非常到位了。细读这本书,只不过把里面的核心观点再重复一遍而已,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没有那么惊艳了,但是却不能否定该书的价值。假如我是在七八十年前就看了这本书,那我也绝对会是非常的惊艳,该书提到的观点和逻辑我也肯定会非常认可的。正是因为近100年之前就有了这本书,后续的投资人才能看到这么经典的书籍,才能把这么经典的理论发扬光大。因此,格雷厄姆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一点也不为过。 现在我这个年纪可能对于他们老一辈的投资家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我也知道,我现在的认知和学识在投资的领域里面还是严重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向优秀的价投前辈继续学习。 吴应宏 25.10.16 于宁波鄞州塘溪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投资书籍,虽然年代久远,底层逻辑未变。 巴菲特频繁提到的,业务模式简单、拥有强大壁垒的企业,连傻瓜都可以经营。
5月21:【阅读记录-证券分析】1、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市场在变、风险在变、企业的护城河与内在价值也在变,在这种变化中,价值投资的实质仍然是寻找到最有效率并持续创造收益的伟大企业。2、格雷厄姆引导市场逐渐理解到,投资股票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也不是投资者之间的零和博弈,投资者不是从同伴手中赚钱,而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赚钱,价值投资者在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当然这可能并不是价格的底部,价值远超过价格所带来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寻求的是企业价值回归的过程,因此从长期看是一项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很显然,价值投资需要坚定的信念,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思考做事,而且需要耐心等待遥遥无期的机遇。3、价值投资都是以低于证券或者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就是众所周知的“用50美分买到价值1美元的东西,投资廉价证券能提供安全边际,为应对失误、随机因素、运气不佳,或者经济与股票市场变化留有余地,价值投资是一种全面客观的投资哲学,强调深入分析基本面的必要性,追求长期投资价值,控制风险,抵御从众心理4、价值投资者不应试图择时或预测短期市场的涨跌,而应该依赖自下而上的方法,筛选整个金融市场,寻找廉价证券,然后买入,不必在乎最近的市场走势和经济情况如何。投资者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标的时才会持有现金。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而且存在系统性的认知偏差,进而将导致证券市场无效率以及证券的错误定价5、一个与风险有关的考虑应该比其他的考虑更为重要:每晚都能睡好觉,无论明天如何,相信自己的金融头寸是安全的。利用准确的基本面分析,遵循严格的投资步骤,同时保持充分的耐心,价值投资者就能控制风险并减少损失,使下行风险可控并争取不错的业绩,避免意外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事,因为他不认为意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与此相似,投资者常常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赚钱,却对投资环境中无数潜在的风险置之不理6、人性不会改变:人们仍然在狂躁的高点和抑郁的低点之间摇摆,渴求即时获利,却厌恶付出努力、认真研究和独立思考,现代投资者和他们的祖父辈,甚至曾祖父辈在这些方面都十分一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大多数投资者的心魔(主要是情绪因素)都需要用纪律来克服,证券分析的要领,也没有太大的改变,7、偶尔,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价低于其内在价值会带来机会,但认定证券价格迟早会恢复到内在价值,需要信仰支撑精确估值并非必要,因为其目的是让买入价远低于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籍!作为价值投资的尊崇和实践者,我想简单聊聊我看本书后得到的一些启发和感悟。 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证券分析》我很早就有知道,只不过那时候刚刚出社会不久,投资时间太短对于如此专业的书籍只能敬而远之。巴菲特在我们这个时代知名度要远高于格雷厄姆和多德,巴菲特早已是当代价值投资的代表及引领人物。多年前第一次知到巴菲特的老师之一就是格雷厄姆,巴菲特也自称到自己很多投资理论都是来自格雷厄姆。我当时就想,巴菲特都这么厉害了,在投资界享有如此之高的荣誉,他的老师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又是有多么厉害?带着这些疑问很多年之后,在这两年工作稍微放松之际,我把格雷欧姆的自传以及这本《证券分析》集中在这几个月看完了,以前有的很多疑问几乎得到了解决。 《证券分析》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于我目前的投资理念有多大帮助呢?如果我想恭维这本书,我肯定会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投资的逻辑逻辑……让我彻底悟透了价值投资…… ”。毫无疑问,这本书就是我开头说的那样,是一本伟大的书籍。但是我自己看完,对于我的投资理念,却没有太多的提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本书的理念在我看这本书之前,几乎都在其他的著作中看过了,近100年以来,很多优秀的投资家,关于该书理念的宣传已经非常到位了。细读这本书,只不过把里面的核心观点再重复一遍而已,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没有那么惊艳了,但是却不能否定该书的价值。假如我是在七八十年前就看了这本书,那我也绝对会是非常的惊艳,该书提到的观点和逻辑我也肯定会非常认可的。正是因为近100年之前就有了这本书,后续的投资人才能看到这么经典的书籍,才能把这么经典的理论发扬光大。因此,格雷厄姆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一点也不为过。 现在我这个年纪可能对于他们老一辈的投资家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我也知道,我现在的认知和学识在投资的领域里面还是严重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向优秀的价投前辈继续学习。 吴应宏 25.10.16 于宁波鄞州塘溪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投资书籍,虽然年代久远,底层逻辑未变。 巴菲特频繁提到的,业务模式简单、拥有强大壁垒的企业,连傻瓜都可以经营。
5月21:【阅读记录-证券分析】1、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市场在变、风险在变、企业的护城河与内在价值也在变,在这种变化中,价值投资的实质仍然是寻找到最有效率并持续创造收益的伟大企业。2、格雷厄姆引导市场逐渐理解到,投资股票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也不是投资者之间的零和博弈,投资者不是从同伴手中赚钱,而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赚钱,价值投资者在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时买入,当然这可能并不是价格的底部,价值远超过价格所带来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寻求的是企业价值回归的过程,因此从长期看是一项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很显然,价值投资需要坚定的信念,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思考做事,而且需要耐心等待遥遥无期的机遇。3、价值投资都是以低于证券或者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就是众所周知的“用50美分买到价值1美元的东西,投资廉价证券能提供安全边际,为应对失误、随机因素、运气不佳,或者经济与股票市场变化留有余地,价值投资是一种全面客观的投资哲学,强调深入分析基本面的必要性,追求长期投资价值,控制风险,抵御从众心理4、价值投资者不应试图择时或预测短期市场的涨跌,而应该依赖自下而上的方法,筛选整个金融市场,寻找廉价证券,然后买入,不必在乎最近的市场走势和经济情况如何。投资者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标的时才会持有现金。行为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而且存在系统性的认知偏差,进而将导致证券市场无效率以及证券的错误定价5、一个与风险有关的考虑应该比其他的考虑更为重要:每晚都能睡好觉,无论明天如何,相信自己的金融头寸是安全的。利用准确的基本面分析,遵循严格的投资步骤,同时保持充分的耐心,价值投资者就能控制风险并减少损失,使下行风险可控并争取不错的业绩,避免意外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事,因为他不认为意外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与此相似,投资者常常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赚钱,却对投资环境中无数潜在的风险置之不理6、人性不会改变:人们仍然在狂躁的高点和抑郁的低点之间摇摆,渴求即时获利,却厌恶付出努力、认真研究和独立思考,现代投资者和他们的祖父辈,甚至曾祖父辈在这些方面都十分一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大多数投资者的心魔(主要是情绪因素)都需要用纪律来克服,证券分析的要领,也没有太大的改变,7、偶尔,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价低于其内在价值会带来机会,但认定证券价格迟早会恢复到内在价值,需要信仰支撑精确估值并非必要,因为其目的是让买入价远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