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受益一生的世界文学名著(全5册)
长江文艺
|
丹尼尔·笛福
153.4万字
小说
内容简介:本套装书包括:《鲁滨逊漂流记》《飘》《老人与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5册。
...
目录
161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鲁滨逊漂流记(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免费
译本序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彩热评
1条
更多
读书快乐
LV15
VIP
值得一读,或者说是反复读
7月24日
1
作者其他书籍
鲁滨逊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本书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用日记的穿插形式,生动记下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思考。本书采用了很多心理描写,在塑造主人公鲁滨逊的时候所用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写。这些心理的描写细腻而深刻,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鲁滨逊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
少儿
鲁滨孙飘流记(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6.0分
(英)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飘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
出版
瘟疫年纪事
6.0分
丹尼尔·笛福
《瘟疫年纪事》(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于1722年出版的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1665年大瘟疫袭击下的伦敦城。 在这本书中,笛福以H.F.这位鞍具商人为叙述人,通过他的亲历见闻,几乎逐月记述了从1664年9月到1665年年底这段时间内“伦敦大瘟疫”的起落和进程。 《瘟疫年纪事》巨细无遗地描述了具体的社区、街道,甚至是哪些房屋内发生了瘟疫。作者还提供了瘟疫死亡统计表以及其他疾病死亡统计表等相关数据,并且探讨分析了各种记载、轶事的可信程度。 此外,《瘟疫年纪事》还记述了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应对瘟疫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检查医治、卫生管理、疾病通报、隔离看守感染者等。 书中一共提到了将近两百处不同的街道、教堂、酒馆、房屋、州郡和村庄,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地位的人在面对灾难时的处境的描述,展现出了300多年前那场瘟疫下的伦敦城内的人间百态。
小说
鲁滨孙漂流记
8.9分
丹尼尔·笛福
英国年轻的航海爱好者鲁滨逊,在一次海难中被风浪卷到一座荒岛上。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聪慧和坚强意志,克服了种种磨难,建造了堡垒、“别墅”和船只。他又救下土人手中的俘虏,协助英国船主收复了被海盗占领的大船。最后告别了他生活了28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
出版
鲁滨逊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一部惊心动魄的荒岛求生记,一首关于人类智慧、力量与勇气的生命赞歌。
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本书为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作品,行文流畅简明,文字生动活泼,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故事读本。
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小说的主人公鲁宾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 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 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出版
鲁滨孙漂流记
8.6分
笛福(D. Defoe)
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鲁滨孙(鲁滨逊)不甘安逸的生活,决定出海寻求刺激。他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险,漂落到一个无人小岛,在岛上顽强生存28年后才又重返家园。在这28年间,他是如何经历绝望又重拾希望和信仰?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发明创造,于困境中求得生存?又如何改造周遭环境,渐渐开始享受生活的?他是怎样为自己搭建“乡间别墅”,怎样喝到鲜美的羊肉汤,怎样吃上了魂牵梦萦的烤面包的?他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重返家园的?……
文学
笛福文选
6.0分
丹尼尔·笛福
英国著名文学家笛福的政治、经济论文选集。
文学
瘟疫年纪事
6.0分
丹尼尔·笛福
既是真正的历史又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小说,以栩栩如生的笔触再现1665年伦敦大瘟疫的惨象。
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插图本)
6.0分
笛福
鲁滨孙从小就向往航海。十九岁那年,每次搭船航海,就遭遇了可怕的风暴;第二次出海经商时还被海盗劫去,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到巴西,经营种植园。由于缺乏劳动力,他与一些同伴到非洲贩卖黑奴。途中,他们的大船被风暴打沉,鲁滨孙独自一人侥幸逃生,流落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他很快战胜了忧郁绝望的心情,依靠劳动改善了自己的处境,逐渐在岛上安居了下来。他也曾多次试图制造独木船逃离孤岛,却一直没有成功。独自生活多年之后,他在岛上救下了一个将要被杀的土人——星期五。在他流落荒岛的第二十八年,一伙叛乱的水手押着船长来到岛上。鲁滨孙没法救出了船长,制服了叛徒,并搭乘那条大船回到了祖国。作品描写了主人公为生存而拼搏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
出版
鲁滨孙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鲁滨孙漂流记》!在人类文学史上,《鲁滨孙漂流记》用一个荒岛求生的故事,给予无数读者勇气和智慧,鲁滨孙因此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
少儿
鲁滨孙漂流记(优等生必读文库·世界经典名著主题悦读系列)
6.0分
丹尼尔·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出版
鲁滨孙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其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也被誉为“现代新闻之父”。在多年撰写时政文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类似新闻记者的文风,追求细节与真实。代表作包括《鲁滨孙漂流记》《骑士回忆录》等。 《鲁滨孙漂流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水手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主人公鲁滨孙流落荒岛之后,凭借自身的顺强意志努力生存下来。其筚路蓝缕开创全新生活的经历堪称人类进化的一个缩影。这部长篇小说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发行,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
文学
鲁滨孙漂流记(外研社双语读库)
8.9分
丹尼尔·笛福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英国人鲁滨孙出海冒险的故事。鲁滨孙四次出海,最后一次所乘商船触礁沉没,只有他一个幸存,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岛上,从此开始了近三十年漫长而艰辛的孤岛生涯。后来他救了一个被水手背叛的船长,他们共同夺回了船只,终于重返故土。
出版
鲁滨孙漂流记(教育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8.4分
丹尼尔·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从世界名著中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邀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参与改写,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在故事选取、遣词造句、知识拓展等方面进行创新,让孩子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其知识技巧、人生视野、品格性情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愿这套书能得到广大小读者的喜爱,成为大家的“小书房”!
少儿
鲁滨逊漂流记
6.0分
丹尼尔·笛福
畅销300年的精神成长之书!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代表作,公认的男孩成长应读书目!
出版
鲁滨孙漂流记
8.5分
丹尼尔·笛福
鲁滨孙虽出身于一个中上层的家庭,但他却没有安分地接受父母为他安排的未来,而是坚持于自己的梦想,保有心中那一股压抑不住、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他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年轻人所梦想的。流落荒岛后,他不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不断地靠双手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糙到精致,创建了自己的王国。他以行动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而赢得人们对他的敬爱。鲁滨孙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在他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倡导的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因此,鲁滨孙很自然地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十分有趣、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名著,相信你一定会被书里的精彩内容所吸引。
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全英文原版)
6.0分
丹尼尔·笛福
每本书摘录广为流传的经典语句 让金句点亮你的人生
文学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野性的呼唤
9.2分
杰克·伦敦
《野性的呼唤》讲述了一只良犬逐渐回归野性、重返荒野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野性与人性之间的交织与角斗,而最终野性占据了主导。作者藉此深刻反映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白獠牙》则与《野性的呼唤》构成了有意味的对比,细致展现的是一只充满野性的小灰狼历尽艰辛最终走向对人性的认同的“心路历程”。作者在揭示野性的力量、残酷的生存法则的同时,最终肯定和礼赞的是人性的力量。
小说
基督山伯爵
9.1分
大仲马
问世150余年仍在全球流传不衰,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的典范,哈佛、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一致向学生推荐。
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
9.1分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小说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
值得一读,或者说是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