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脱口秀行业的大部分工作,都和创作有关。创意看似是智力活儿,其实是体力活儿,归根结底是苦力活儿。李诞从脱口秀编剧做起,线上线下,台前幕后,该干的不该干的,只要跟脱口秀有关的工作,他几乎全干过了。 这是李诞写给所有创意工作者的一本工作手册。在本书中,李诞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从业以来所有的创作心得,既有具体的创作方法,写逐字稿、天天写稿,也有对待工作的态度,你的全部人生都理应要为你的创作提供养分。除此之外,他还悉心解答了创意工作者在创作、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这些方法、习惯成就了李诞,这本书也会让你收获信念和实实在在的方法。 翻开本书,像李诞一样熬出创意,磨出灵感!
4.5分我觉得李诞很厉害的是,他的文字是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他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我印象最深的是听他说,人天然喜欢成长。不管是看物的成长还是看人的成长,我们对于蓬勃向上发展的事物就是有这样的感情。
一本透着真诚的书,讲的不仅仅是脱口秀的技巧,而包含了类似台前演讲所需要的素质和成长路径:价值观、情绪、自我风格、节奏,这四个关键词展现了脱口秀平庸和晋级之间的差别。在面对陌生人,在面对许多人时,如何创作和表现?书中一句话的启发很大:表演追求的应该是一种高度控制下的失控, 偶尔突破自己逐字稿中的不停找到同步,做出一点点引领,打破,重建,再同步,再引领。这里说的正是节奏的要义,在很多沟通工作中都能感受到这种调谐之后的引导和循环。李诞在书中提到:“像疯狗一样去占有,把世界据为己有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创作。”这种专注和全心投入,才可能创作出不同凡响的作品和效果。很有趣的一本书,里面的很多内容,不止适合于脱口秀,类似于销售、老师、市场营销等领域都可以借鉴。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李诞,认识了脱口秀。 他表面的云淡风轻、与世无争都是背后大量练习,刻苦执着的坚持换来的。 脱口秀里随便的一个段子,很容易造成随便谁都能写能讲的迷之印象,殊不知那段子烧死了多少脑细胞,是多少个团队集体思想碰撞的结晶。在这个网络信息更迭快速的时代,去寻找共鸣、唤醒幽默,着实不易。 有两句话印象深刻:“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我做不好难道还做不坏吗”,最重要的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