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柳诒徵讲国史要义
新儒文化
|
柳诒徵
12万字
历史
内容简介:本书整理了传统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阐述了中国史学的要义和基本特征。对中国史学传统进行回顾,对中国史学精义进行深度阐释。
...
目录
8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史原第一
史权第二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中国文化史(上)
6.0分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一书叙述了自上古至近世民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全书共三编。第一编为上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为中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为近世文化史,主要叙述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社会科学
中国文化史(下)
6.0分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一书叙述了自上古至近世民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全书共三编。第一编为上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为中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为近世文化史,主要叙述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社会科学
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化课
6.0分
柳诒徵
阐释中国文化的内涵,力求使读者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之源远流长的真正核心。 其中第一讲至第五讲选自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第六讲至第十六讲选自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编辑过程中将柳著部分原文变章为节,几节合为一讲,讲之题目自拟;吕著部分,将章改讲,题目如旧。
出版
历代史略(点校本)
6.0分
柳诒徵
跨越百年,近代官方组织编写、政府认定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历史
柳诒徵讲中国古代文化史
6.0分
柳诒徵
本书分为治历授时、夏之文化、忠孝之兴等章节,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有益于培养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和认同感。
社会科学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变
9.5分
曲利丽
在综合观照政治、经学、思想、文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认为两汉之际的文化精神发生了从“圣王”向“王圣”的转变。所谓“圣王”,指的是只有圣人才配称王,王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为万民造福利的圣德,其核心是保民而王、天下为公。“王圣”则是东汉权力阶层重塑的一个政治观念:帝王即为圣人,帝王不仅拥有上天赐予的权力,还拥有神圣的人格魅力,集政统与道统为一身。从“圣王”转向“王圣”,是思想史上的一大变局:“圣王”的文化精神承续先秦而来,在芜杂诞幻中涌动着以思想改造现实的冲动,其终结意味着上古文化精神的终结;东汉的“王圣”精神则开启了中古思想,思想家不再试图改造现实,而是努力地适应现实。
史学专著
1816,奇异之年
6.0分
易丹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剧烈爆发,大量肉眼无法看见的灰烬颗粒,在一年内扩张蔓延,停留在距地球表面10至20公里的大气中,形成一张气溶胶膜,将太阳能量反射回了宇宙,导致了全球降温。1816年,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无夏之年”。本书以1816年全球气候突变为背景,将龚自珍、雪莱、乔治、嘉庆的生存状态并置,把中国和英国的文化语境并列,重现这一时间断面上,四个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境遇,以及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认知,并重现中英之间的外交接触。由此,凸显两个国家和两种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巨大差异,并试图通过两国在鸦片问题的上交锋、在贸易领域的对话,来揭示清朝政权由盛转衰的根源。
史学专著
张九龄研究
6.0分
张效民
本书为张效民近年来研究张九龄的成果。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史料,考证辨析,厘清史事,提出新论。全书共五章,章为研究述评,针对2005—2020年张九龄的相关研究论著,明晰目前的张九龄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疑点。第二章至第五章为专题研究的系列文章,集中于张九龄父母生平、科举相关史事、开凿大庾岭路的时间和政治内涵等方面,作者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辨析,对于张九龄之父张弘愈生卒年、张九龄赴举时间、开凿大庾岭路时间、沈佺期考功受赇案等较长时期内莫衷一是的问题,作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得出了新的观点,为学术界提供新的参考。
史学专著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