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狼图腾》是作家姜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曾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曼氏亚洲文学奖等,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知青陈阵来到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在草原上,他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与他的小狼共患难,和狼结下了不解之缘。蒙古狼带他穿过历史的千年迷雾,慢慢地,他懂得了为什么蒙古人会如此信奉狼图腾,还有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 《狼图腾》被誉为一部描绘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它抒写了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狼嗥、狼耳、狼眼、狼食、狼烟、狼旗……那些精灵般的狼仿佛随时能从书中呼啸而出。 《狼图腾》不仅是一部好读的长篇小说,其中的信念、勇气与团队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让人在笑与泪中,重拾人生的信念和勇气。
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这本书,同时看了一本《藏獒》,对这两种动物充满了崇拜。我最喜欢的情节是狼杀马的那一段,很血腥,很震撼。彼时年幼所以对狼和游牧民族有了进一步的崇拜,觉得游牧民族的精神真是不可战胜,但多年以后我突然醒悟,作者的思考只是作者的思考,真假犹未可知。狼如果真的不可被驯化,那么狗是从哪儿来的呢?游牧民族如果真有优越性,为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农耕民族占据着最大最肥沃的土地呢?而农耕民族的文化早已经快把游牧民族的文化入侵得差不多了,难道不是谁占据上风谁最厉害吗?如果土地肥沃、安居乐业,谁愿意天天打仗,生死难料?就像可可西里那条管游客要食物的狼一样,无论是兽性还是人性,安逸的活着都是第一追求。后来不崇拜藏獒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看一张它的照片,被丑到了就可以了。
这本书,正儿八经看的是纸质书.随着电子书的普及,也可能是我读的最后一本纸质小说书了. 记得当初好像是小区门口的书店歇业清仓甩卖,论斤买下来的.厚厚的一本,放在书架上很长一段时问,连塑封都没拆. 缘起,应该是,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责怪孩子想要看手机.但是突然发现孩子看到大人都盯着手机,他们自然也有样学样.于是在某个时间段,下了决心回家之后,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机.又没有什么电视看,就把那些买回来还没看的书,翻出来看一下吧. <狼图腾>,很多人对它评价很高,据说也翻拍成过 电影电视.但是这个名字里有'狼',总是让我觉得太过僵硬,害怕其内容剧情过于血腥或硬核,不适合人到中年的自己,所以买回来吃灰吃了好久,可能都有1年以上了,等我把同时期买回来的东野圭吾都看完了,没办法,只得打开它•没想到,其好看的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首先,它的叙事过程非常温情,讲的是某历史特殊 时期,作为文化人的作者到边疆支援边区.在边区 生生活的时候,机缘巧合养了一条小狼,对它的成长 进行了持续的观察,把整个过程写了下来.不过呢,说温情,大段描写狼群袭击马队,包括小狼对自己对外界的狠劲儿,其实还是挺血腥的 但不知怎么的,在作者的笔触下,读起来很顺,丝毫没有气堵胸口的那种紧张. 既然以狼为标题,以刚烈著称的狼势必是不会屈服的了,因此故事的结尾,小狼终于还是为了自由选择了壮烈牺牲.作为读者我一点都不遗憾,相反,要是狼最后屈服了,成为了人的宠物,那这立意就低级了一个档次也不止了. 故事的结尾,本以为就这么结束了,然而笔者真正 想表达的却是,他觉得,狼被人猎杀之后,整副毛 皮被剥下来,挂在竹竿上随风飘扬的样子,是启发 先祖产生了龙的想象的发源.这短短的一段,对我的震撼不亚于偶尔有一天在博客上看到考古学家对古埃及和古中国神话之间,进行了大胆的匹配之后发现,周朝之前的古中国,很可能就是古埃及的结论.
高中的时候读过,觉得作者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对比思考很有趣,同时感到了作者内蒙古知青生活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