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幸存者的访谈素材,详尽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
感觉作者还是从欧美的角度,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场灾难的。苏联已经解体,欧美可以把事故甩锅给苏联的制度,但是欧美的制度下也出现了很多的核事故,美国的三里岛,日本的福岛~
核系列的第三本了。我快记不清《切尔诺贝利的祭祷》里每个人物的悲伤和绝望了,但我还记得那个消防员和他怀孕的妻子。在《切尔诺贝利》中,我又看到了他俩的身影。《原子与灰烬》里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对粗略的介绍中,我还记得那根控制棒,那根用来终止反应但最前端却装着加剧反应的石墨的硼棒。这个场面在《一部悲剧史》里更具象化的呈现,短短几秒的反应,造成了这么大的事故。核的力量何其可怕,人类却依然傲慢的以为可以驾驭这种力量… 《切尔诺贝利》对“事故清理人”,“受灾者”,“污染土地”,“灾后影响”,“政治影响”做出了冷静的陈述,让我对这场悲剧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事故的可怕就是不仅仅是事故本身啊。起初,我觉得最最可怜的是被蒙在鼓里的灾民和事故清理者,他们的生命在隐瞒中被消耗。可后来我发现,就算知道真相又怎样呢?生命还是用来堵洞口的耗材。死的明明白白并不比死的不明不白强多少。恐惧但无力…
感觉作者还是从欧美的角度,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场灾难的。苏联已经解体,欧美可以把事故甩锅给苏联的制度,但是欧美的制度下也出现了很多的核事故,美国的三里岛,日本的福岛~
核系列的第三本了。我快记不清《切尔诺贝利的祭祷》里每个人物的悲伤和绝望了,但我还记得那个消防员和他怀孕的妻子。在《切尔诺贝利》中,我又看到了他俩的身影。《原子与灰烬》里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对粗略的介绍中,我还记得那根控制棒,那根用来终止反应但最前端却装着加剧反应的石墨的硼棒。这个场面在《一部悲剧史》里更具象化的呈现,短短几秒的反应,造成了这么大的事故。核的力量何其可怕,人类却依然傲慢的以为可以驾驭这种力量… 《切尔诺贝利》对“事故清理人”,“受灾者”,“污染土地”,“灾后影响”,“政治影响”做出了冷静的陈述,让我对这场悲剧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事故的可怕就是不仅仅是事故本身啊。起初,我觉得最最可怜的是被蒙在鼓里的灾民和事故清理者,他们的生命在隐瞒中被消耗。可后来我发现,就算知道真相又怎样呢?生命还是用来堵洞口的耗材。死的明明白白并不比死的不明不白强多少。恐惧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