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社会影响无处不在。我们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为什么我们要接受信息,或者换句话说,信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社会动机使我们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言论和行为的影响?哪些因素会增加或减少社会信息的有效性?哪些因素增加或减少了社会影响力的持久性?一个人是怎样喜欢上另外一个人的?是否通过同样的心理过程,我们选择了普通麦片而不是即食麦片?一个人如何对某个民族、某种宗教或种族群体产生偏见?许多人对会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感兴趣。因为我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其他人交流——受他人的影响;影响他人;高兴、开心、悲伤、厌恶、沮丧,或者被激怒——我们的天性就是对人们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情提出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尽管大多数业余社会心理学家在与他人互动时会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并达到他们自己的满意程度,但这些偶然的“检验”缺乏细致的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在第12版中,作者重新梳理了每一章,删除了一些几年前所谓的热点研究和理论,它们没有经受住时间和重复研究的考验。他们对每一章内容进行了重组和精简,以便在整合新材料时保持叙述的清晰性。
认知失调理论,自我辩解,性格归因,情境归因,他人非人化,偏见与qs,内隐偏见,受害者指责论,公众下是否见义勇为,责任扩散。说服的高级方式1.否定自己从说服别人中得利去说服别人,比如烟草公司否定吸烟而让烟大卖2.创造一种不试图说服别人的情景,比如反间计。沟通中利用身份认同。吸引力得失理论,一直夸奖则夸奖的效益递减,由恨转爱的爱比爱更爱。灵魂伴侣与先婚后爱。
有时候人在社会中和独处时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在独处时会做的行为不一定会在社会上做,反之也成立。而本作讲述了人类在社会上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根据章节可以分为7个部分,除去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看完之后再对比一下《乌合之众》以及现实生活就能理解人类在社会上的行为。
《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令人尊重的著作之一。在新的一版中,《社会性动物》用一种顺其自然的叙述风格,将它独有的展示科学方法力量和重要性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