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给力!哎哟不错哟
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人性杂芜,约之以礼,定之以则,则富民安世;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以治趋吉。 这冷冷的一眼啊,穿越2000年,仍直刺世道人心。 荀子的思想体系以人性论为基础,通过探讨人性的本质,进而推导出社会治理、教育教化等方面的主张。他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规范来引导和完善。荀子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和规范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善道。同时,他也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以德治国”、“法治为本”! 读荀子,就像看到一个清瘦的老人,用淡漠的眼神冷冷观着世间,他不信天命人心,只相信以礼治乱!眼底的热血和激情被冷彻的现实主义手法所掩盖。这爷们能做事,能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