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引人思考的一本好书,向我们介绍了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陶渊明、杜甫、李白、白居易、李煜。这本书不仅从文坛的地位来介绍这些文人,更从他们的人格与人品、精神高度来介绍。比如,忧国忧民的屈原和杜甫、体察民间疾苦的陶渊明和杜甫及白居易,就明显比溜须拍马的御用文人司马相如和空想主义李白形象高大。读这本书,就连原本我们以为的亡国之君李煜,都不再是隔着云端、符号化、脸谱化的古人,变得有血有肉起来。看历史人物,容易被教科书符号化,还是要多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研究他们的诗文意蕴才更能读懂这个人。
还行,现在这种类型的书太多了,这本不够有趣
“郑袖、子兰能量大,各有好戏上演。子兰平生做的一件大事,是怂恿他父亲楚怀王到秦国去送死。而郑袖作为宠妃,美貌出众。南国美女多的是。郭沫若先生写话剧《屈原》,安排她勾引屈原,强行跟屈原亲嘴。”其中“南国美女多的是。”一句怎么感觉与上下文逻辑不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