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风雨谈
子昂传媒
|
周作人
9.5万字
文学
内容简介:在《苦竹杂记》还没有编好的时候,我就想定要写一本《风雨谈》。内容是什么都未曾决定——反正总是那样的小文罢了,题目却早想好了,曰“风雨谈”。这题目的三个字我很有点喜欢。
...
目录
38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小引
免费
关于傅青主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瓜豆集
6.0分
周作人
为什么叫作瓜豆的呢?善于做新八股的朋友可以作种种的推测。或曰,因为喜讲运命,所以这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或曰,因为爱谈鬼,所以用王渔洋的诗,豆棚瓜架雨如丝。 或曰,鲍照《芜城赋》云,“竟瓜剖而豆分”,此盖伤时也。典故虽然都不差,实在却是一样不对。我这瓜豆就只是老老实实的瓜豆,如冬瓜长豇豆之类是也。或者再自大一点称曰杜园瓜豆,即杜园菜。
文学
夜读抄
6.0分
周作人
从狭义上说,读书人应当就是学者,那我当然不是。若从广义上说来,凡是拿着一本书在读,与那些不读的比较,也就是读书人了,那么,或者我也可以说有时候是在读书。 夜读呢,那实在是不,因为据我的成见夜读须得与书室相连的,我们这种穷忙的人那里有此福分,不过还是随时偷闲看一点罢了。 看了如还有工夫,便随手写下一点来,也并无什么别的意思,只是不愿意使自己的感想轻易就消散,想叫他多少留下一点痕迹,所以写下几句。 因为觉得夜读有趣味,所以就题作《夜读抄》,其实并不夜读已如上述,而今还说诳称之曰夜读者,此无他,亦只是表示我对于夜读之爱好与憧憬而已。
文学
古事记
6.0分
太安万侣
《古事记》成书于公元 712 年,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由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编纂。当时,日本尚无系统的文字记载历史,太安万侣依据稗田阿礼口诵的历代传说与旧事,用汉文撰写成书,旨在整理散乱的古代事迹,确立皇室正统性。全书分三卷。上卷从天地混沌初开讲起,记载伊邪那岐、伊邪那美二神创造日本列岛,以及天照大神、素盏呜尊等众神的诞生与活动,包含天岩户、八岐大蛇、让国等神话故事,构建了日本神代谱系。中卷与下卷则记录天皇世系,自初代神武天皇起,迄于推古天皇,详述各代天皇的事迹,穿插诸如神功皇后征伐三韩、大伴连家族兴衰等传说与史实,将神话与王权传承相融合,形成了日本早期国家的历史叙事。
历史
自己的园地
6.0分
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原系一九二三年所编成,内含《自己的园地》十八篇、《绿洲》十五篇、杂文二十篇。今重加编订,留存《自己的园地》及《绿洲》这两部分,将杂文完全除去,加上《茶话》二十三篇,共计五十六篇,仍总称“自己的园地”。
文学
雨天的书
6.0分
周作人
今年冬天特别的多雨,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的下,只是蜘蛛丝似的一缕缕的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在这样的时候,常引起一种空想,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不过这些空想当然没有实现的希望,再看天色,也就愈觉得阴沉。想要做点正经的工作,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只好随便写一两行,并无别的意思,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罢了。
文学
近代欧洲文学史
6.0分
周作人
文学以表现情绪为能事,与各艺术相同。其发达径路,虽代有隆替,然必有向上之趋势。其情绪多希望未来,而非回忆过去,表白自己,而非模拟他人。此数者,皆吾人读近代欧洲文学史所得极大之教训。而其思想之足以启发吾人者,犹在其次也。
文学
艺术与生活
6.0分
周作人
这一本书是我近十年来的论文集,自一九一七至一九二六年间所作,共二十篇,文章比较地长,态度也比较地正经,我对于文艺与人生的意见大抵在这里边了,所以就题名曰“艺术与生活”。
文学
药味集
6.0分
周作人
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废名昔日文中曾约略说及,近见日本友人议论拙文,谓有时读之颇感苦闷,鄙人甚感其言。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言其苦,若云有利于病,盖未必然,此处所选亦本是以近于闲适之文为多也。
文学
鲁迅的故家
6.0分
周作人
我将我所写的“百草园”杂记印成单行本,又从别的杂文中间选取相关的若干篇,编为第二部分,名曰“园的内外”,又把“鲁迅在东京”和“补树书屋旧事”那两部分加在里边,作为附录。这一册书共总有一百多篇文章,差不多十万字,写时也花了四五个月工夫,但是它有一个缺点,这是陆续写了在《亦报》上发表的,缺少组织,而且各部分中难免有些重复之处,有的地方也嫌简略或有遗漏,现在却也不及补正了,因为如要订补,大部分就须要改写过,太是费事了,我想缺少总还不要紧,这比说的过多以至中有虚假较胜一筹吧。至于有些人物,我故意略过的也或有之,那么这里自然更无再来加添之必要了。
文学
鲁迅的青年时代
6.0分
周作人
今年十月值鲁迅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有些报刊来找到我,叫写纪念文字,我既不好推辞,也实在觉得有点为难。这个理由很是简单明了的。因为我以前所写关于鲁迅的文章,一律以报告事实为主,而这事实乃是“事物”的一类,是硬性的存在,也是有限度的。我对报刊的同志们说,请大家原谅,写不出什么文章来,因为我没有写文章的资本了。我写那些旧文章的资本都是过去的事实,而那样的资本却有一定的限量,有如钞票似的,我所有的一札有一定的数目,用掉一张便少一张,自己不可能来制造加添的。各位都谅解我的意思,但还是要叫我写,我也不好再硬辞,只得答应下来,结果便是这几篇文字。
出版
知堂文集
6.0分
周作人
我在这些文章里总努力说实话,不过因为是当作文章写,说实话却并不一定是一样的老实说法。老实的朋友读了会误解的地方难免也有吧?那是因为写文章写得撇扭了的缘故,我相信意思原来是易解的。 或者有人见怪,为什么说这些话,不说那些话?这原因是我只懂得这一点事,不懂得那些事,不好胡说霸道罢了。 所说的话有的说得清朗,有的说得阴沉,有的邪曲,有的雅正,似乎很不一律,但是一样的是我所知道的实话,这是我可以保证的。
文学
欧洲文学史
6.0分
周作人
周作人自1917年9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的文科教授,这本《欧洲文学史》就是他当时的授课讲义。他分析从古希腊直至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发展史,指出:“浪游之歌,起于教士,而异教思想,自然流露。及东罗马亡,古学流入西欧,感撄人心,起大变动,遂见文艺复兴之盛。盖希腊之现世思想,与当时人心,甚相契合,故争赴之,若水就下。艺文著作,虽非模拟唯肖,而尚美主情之精神略同。迨至末流,情思衰歇,十七世纪时,遂有理智主义者起以救其敝。虽亦取法古代文学,而所重在形式,此十七八世纪之趋势,与文艺复兴期之所以异。本源出于一,而流别乃实相抗矣。”
历史
古事记(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6.0分
周作人
日本奈良朝文学最有名的有两种——散文集《古事记》与韵文集《万叶集》。《古事记》系统记述了日本原始神话与传说,于古老奔放的故事中,展开一场日本源流风貌巡礼。 全书共三卷,上卷所记是日本诸神的由来与神话传说,中卷及下卷史实与虚构相混杂,所记主要是日本天皇的征讨与平乱、皇室逸闻与传说等。《古事记》承袭口传文学的生动、趣味,素材丰富,于神话、传说中穿插113首古代歌谣,孕育了日本民族诗歌——短歌的胚胎。
文学
情与理
6.0分
鲁迅
本书精选鲁迅、朱自清、老舍、巴金、徐迟等名家关于情与理的散文50余篇,所涉内容为情感与理智之间,颂扬人性与万物之间的美好,内容丰富。所选文章大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中小学生背诵学习,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丰富其阅读量大有裨益。
文学
鲁迅的青年时代
6.0分
周作人
本书为周作人在数年时间里陆续写下的回忆鲁迅的文字的合集。因文章撰写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前后文章中偶有一些内容重复之处,但并无互相矛盾之处,也因此可见这些回忆的真实性。书中实际涉及的鲁迅生平,包括了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虽然后来兄弟不和,但是对于鲁迅的青少年时代,了解得比周作人更详细的,应无二三。
传记
周作人论鲁迅(套装共三册)
6.0分
周作人
《鲁迅的青年时代》为鲁迅去世二十周年时,周作人应报刊之邀所写纪念文字的结集,除了他写过的《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还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了解鲁迅的人之一,因此,本书有别于其他关于鲁迅之作,更为系统地介绍了鲁迅早年生活情状、学问兴趣所在、思想形成根基等,让读者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文学
周作人作品集:夜读抄
6.0分
周作人
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
文学
周作人作品集:苦茶随笔
6.0分
周作人
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约50篇,包含了作者对于茶、对于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全书给人以一种艺术的清新感,品《苦茶随笔》,犹如真的在品一杯真正的苦茶。
文学
周作人作品集:知堂乙酉文编
6.0分
周作人
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编》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编成后,久藏箧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见访,出以相示,承他带至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后来集印为一册,即《过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这一部分,他又为整理出板,就使用这《乙酉文编》的名称。 曹先生的种种厚意,实在是很可感谢的。说起乙酉年来,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社会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骚已经失时效,这是要请读者原谅,而在作者却又很引为大幸的。讲到名物和民俗的几篇,在这里或者分量并不多,但是有读者偏爱这些,在解放后我也还写许多简短的,给报刊补白,今年挑选较成片段的,辑了一本《草叶集》,大约在三四月里也可以和读者见面了。一九六〇年二月十六日,知堂记于北京。
文学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一带一路”的文化使者:一名外派教师的印尼行纪
9.5分
鲁渊
本书以一位海外华文教师的观察视角,真实记录印尼三年支教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外华文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同时欣赏印尼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的人文景观,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本书的特色在于——真实高于一切。篇章结构大致分为两部分:上篇——支教生活,约二十篇散文随笔,真实记录海外华文教师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下篇——印尼风情,约二十篇印尼风景名胜的游记,生动展示了印尼独特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现当代随笔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9.4分
汪曾祺
汪曾祺写给大家的美而幸福的“活法” ——适合每一个人中国人,即守住家人身边,自己又活得安然自在
现当代随笔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李娟作品全三册)
9.2分
李娟
自然主义经典散文,非虚构写作杰出代表。
作品集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