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园
47.3万字
政治
内容简介:本书从“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两个视角,探讨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话题,是作者《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续编,出版后在学界产生很大影响。
...
目录
65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学术史丛书”总序
上编 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其他书籍
北京:城与人
7.4分
赵园
本书既不是一部研究北京文化史的书,也不是研究北京文化的某一具体门类的书,所谈论的是城与人,一个大城与它的居住者,一个大城与它的描绘者。包括话说“京味”、何者为“京味”、风格诸面、当代数家、京味小说与北京文化、文化的北京、文化眷恋与文化批判、家族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文化分裂与文化多元等角度展开论述,极有学术价值。
文化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6.0分
赵园
明清之际知识人研究,经典思想史著作
教辅
沈从文经典名作:从文自传(上册)
6.0分
沈从文
★ 沈从文代表作合集,国民阅读文学经典 ★ “1+1+1”经典共读计划,高手联盟 ★ 民国首版文本,原味,带感 ★ 美的收藏,匠心手艺
文学
沈从文经典名作(上中下套装3册)
6.0分
沈从文
★ 沈从文代表作合集,国民阅读文学经典 ★ “1+1+1”经典共读计划,高手联盟 ★ 民国首版文本,原味,带感 ★ 美的收藏,匠心手艺
文学
沈从文经典名作:边城(下册)
6.0分
沈从文
★ 沈从文代表作合集,国民阅读文学经典 ★ “1+1+1”经典共读计划,高手联盟 ★ 民国首版文本,原味,带感 ★ 美的收藏,匠心手艺
文学
沈从文经典名作:萧萧(中册)
6.0分
沈从文
★ 沈从文代表作合集,国民阅读文学经典 ★ “1+1+1”经典共读计划,高手联盟 ★ 民国首版文本,原味,带感 ★ 美的收藏,匠心手艺
文学
地之子
6.0分
赵园
在中国这个泱泱农业大国中,广大知识分子与乡村、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乡土、大地有着深广的文化感情。本书通过对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探寻知识分子对土地、农民的文化感情及精神联系,揭示了作家与乡村、农民之间的文化关系及其文学表达方式。对“知青文学”设有专章介绍、论述,也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出版
北京:城与人
6.0分
赵园
由文学而及城市而及人,寻绎北京的城市文化性格,精彩纷呈;作为女性学者,足以称为其"风格标记"的抒情性,使得严谨的学术著作颇具诗意,极为耐读。
小说
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6.0分
赵园
继《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话题”“人物”(明遗民),《续编》的“制度”“言论”“心态”,”“""夫妇”,进入明清之际士大夫更为日常的生活世界。本书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族、家庭,他们所面对的伦理关系,以及他们对有关经验、体验的表述。士大夫与"家庭""家族"有关的言说与叙述,与他们的其他活动,以富于个性的方式联系着,为我们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提供了丰富、感性的内容。
出版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6.0分
赵园
本书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续编,保持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的独到之处,选取明清易代之际这一特殊时刻,以明清之际的制度、士人的言论、心态为视角,透过对明清之际的文化现象、士人话题的研究展开对晚明士风的分析,经由明末清初士人的经世取向,探讨易代之际的思想-情境,即思想的历史内容以及个人经验的内容。
出版
加载更多
同类好书
为什么是中国
8.7分
任志刚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有必须重新审视一下世界史。近五百年来兴起的资本主义其实是一场运动。只不过是这场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的特异性进步,使得金融资本膨胀成席卷世界的力量,差一点殖民和统治全球。中国也受到严重伤害。值得庆幸的是来自外部的伤害使得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反弹力量,这力量逆转了中国社会下坠的轨迹,让中国重新回到复兴的轨道上。但是最近三十年里,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被全盘西化的言论所充斥。我们的理论界出现了混沌。复兴的时代需要理论的指引,需要自信。我们的自信只能出自这一百多年来血与火的实践凝聚而成的智慧。以产业经济为主导,发扬中华新文化,强军备战,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政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8.3分
张宏杰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封建统治。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大潮。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另外,本书还对乾隆的出身个人生活,性格等做了介绍。
中国政治
共和立国与治体新论:钱穆历史政治学研究
6.0分
任锋
本书在对钱穆著论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大一统、政教关系和历史政治学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复古”和“西化”都不可能成为现代立国的实践立足点,应当在共和立国的大方向上来看待传统与现代性、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关系,在大一统现代升级的视野中来理解晚清以来的变革、战争与治理。可以说,治体新论是在开放吸收中西传统启示的脉络中获得共和新生的,正如钱穆代表的经史经世之学是在与舶来政治学的会思中演成了传统之现代更生的典型路径。本书所论,不限于政治思想史,更着眼于钱穆这一类先行者指示出的新政治科学。
中国政治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全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