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遵从社会的生存规矩。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皇帝有皇帝的生存规矩,官员有官员的生存规矩,百姓有百姓的生存规矩,每一个人都在当时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挣扎着,生活着。在封建社会中,天子君临四方,万人朝拜,为了守住祖宗基业也要与众人博弈;官员们高人一等,外表风光无限,却也伴君如伴虎,整日提心吊胆;百姓总以为平平淡淡、安守本分就好,却不想反被层层剥削。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历史的眼光解读中国古人的生存法则,总结他们的生存智慧和经验教训,以史鉴今。
作者吴晗是著名历史学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本书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不戏说,不演绎,有史实,有态度,揭秘恐怖政治表象下隐藏的真相,揭示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能否宽容,不是一两个君主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社会制度、体制问题。君主个人的道德水准或个性或许会导致他的行为作风的不同,甚至一些明智的君主会有某些“宽容”的表现,但这种“宽容”是由于其对自身利益尤其是自身长远利益的“明智而审慎”的考虑,而不是对宽容本身价值的肯定。宽容是制度的宽容,不宽容也是制度的不宽容。周代(尤其是东周的春秋战国)的宽容,是由于其贵族民主政治,以及后来由于政治分裂而导致的社会多元。秦朝的不宽容则正是由于贵族被消灭,并因天下一统,多元被一元所取代。汉初诸侯林立,先秦的宽容之风又有了回光返照之相,而到武帝与东方朔时代,新的大一统更稳定,一元政治更巩固,“宽容”也就如影遁形了。
讲的是历史正史没讲的,荒唐的真实,可怕的过去。使人民愁苦的,除了捐税之项目和数量的增加以外,还有皇帝私人的聚敛。万历以下诸帝把家族的财富看得比国家的富强更重要,努力积聚,为纵情享乐计。但是国家的财政有定额的支配,皇帝只能夺取一部分过来,为着内库的充积计不能不另外想法去收敛财货,除了可以公开的进奉献纳及临时的征发如大工大婚的费用外,皇帝也收受贿赂、捐款,更不时地想法加罪臣下,目的是为籍没他们的财产,例如万历初年张居正、冯保的得罪,张鲸的因献财免罪,天启时代的追赃。
作者吴晗是著名历史学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本书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不戏说,不演绎,有史实,有态度,揭秘恐怖政治表象下隐藏的真相,揭示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能否宽容,不是一两个君主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社会制度、体制问题。君主个人的道德水准或个性或许会导致他的行为作风的不同,甚至一些明智的君主会有某些“宽容”的表现,但这种“宽容”是由于其对自身利益尤其是自身长远利益的“明智而审慎”的考虑,而不是对宽容本身价值的肯定。宽容是制度的宽容,不宽容也是制度的不宽容。周代(尤其是东周的春秋战国)的宽容,是由于其贵族民主政治,以及后来由于政治分裂而导致的社会多元。秦朝的不宽容则正是由于贵族被消灭,并因天下一统,多元被一元所取代。汉初诸侯林立,先秦的宽容之风又有了回光返照之相,而到武帝与东方朔时代,新的大一统更稳定,一元政治更巩固,“宽容”也就如影遁形了。
讲的是历史正史没讲的,荒唐的真实,可怕的过去。使人民愁苦的,除了捐税之项目和数量的增加以外,还有皇帝私人的聚敛。万历以下诸帝把家族的财富看得比国家的富强更重要,努力积聚,为纵情享乐计。但是国家的财政有定额的支配,皇帝只能夺取一部分过来,为着内库的充积计不能不另外想法去收敛财货,除了可以公开的进奉献纳及临时的征发如大工大婚的费用外,皇帝也收受贿赂、捐款,更不时地想法加罪臣下,目的是为籍没他们的财产,例如万历初年张居正、冯保的得罪,张鲸的因献财免罪,天启时代的追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