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面对人世的诸多悲欢离合、生死无常后,白先勇感叹道:“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我们全力以赴,却仍一败涂地。” 在无数次提笔与落笔之间,思索文学的意义、写作的目的,白先勇如是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上,最深刻最心底的投射,替那个民族说出心中话。”“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变成文字,用文学写人性人情。”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或怀人忆旧,或自述过往,或抒情感怀,或谈文论艺,虽然写的是个人记忆,根子里其实写的是历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记忆底片里的是上海“最后的一抹繁华”,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漫长过程闪回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历史的流变沧桑。
在乖孩子、好学生、专家学者之外,还有痞孩子、坏学生、老板大拿存在;在知识、道理、学说理论之外,还有经验、技巧、智慧策略存在;在政策、纪律、法律规章之外,还有对策、潜规则、人情世故存在。由于这些另类世界的存在,所以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天转,天不转云转,云不转心转,天下没有走不通的路,世间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有了人,顺着人情世故的陈年踪迹,轻车熟路,为所欲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是为风流人物,因为人情世故以成败论英雄。谁做了别人没有做出的事,成为一个巨大的存在,世故便臣服于谁的脚下,甚至唱出赞美的歌谣。
“在人间,我向王国祥告了永别。”太迷恋白先勇的文字了,以至于患上后遗症,看见“春日负暄”四个字就想落泪。人何以堪,人何以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