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人与草叶30年的对话,142个从新绿到化石的生命故事。也许,人和草叶本来就有相通的情感和语言。也许,草叶是上帝的秘密。《草叶手帖》里——泰戈尔说:“司节令的神明用极细的笔触,在纤小的叶片的一角记述它的身世。”艾略特说:“呵,我的朋友,你不懂,你不懂生命是什么,尽管它握在你的手中。”狄金森说:“三片叶子,黄栌、枫和白果。在一起,成了跳跃的诗,可诉可歌。它把人引向远方,有山有泽。”从90年代至今,摄影家沈继光兴之所至收集身边的草叶,用相机和文字创作草叶标本的生命故事。自然脱落的梧桐树皮、蔬菜里的菟丝子、友人寄来的残花、床底压了多年的葡萄梗……零敲碎打,压压摆摆,裱裱贴贴,成为142幅草叶摄影作品。这些图画是植物的生命标本,见证它们从新绿到枯干、层层叠叠累积时间记忆的过程,也记录了作者从青年到暮年的读与思、艺术探寻与精神行旅。借草造境,借草抒情;草,变成了人,物象演幻为精神。逃往诗意的栖居,你只要弯下腰来,就可以捡到一片草叶,就可以感动,没有什么不可以来焕发生命里的这种活泼,没有什么不可以完成自我的启蒙。
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令人心动,那种对草叶的喜爱和珍视,感受到温柔,天真烂漫,不加修饰,真的很美好啊❤️①一个人缺少了神游想象的能力,一生中不知缺少了多少乐趣。②经历爱情,会体验“痛苦中的甜蜜”;与草叶交流,也产生了类似的感觉。我由此相信:如果一个人能足够小心地仔细观察一个平凡的生物,那么它终将向你吐露自己的秘密,倾诉自己的情感。大自然中迄今未肯说话的一切生物都会有它的语言。 我不相信有什么注定是哑巴。③我们只能想象开心。 也许,这是一个可悲的现实。④“陌生人哟,假使你偶然走过我身边, 并愿意和我说话, 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呢? 我又为什么不和你说话呢?”[惠特曼]⑤“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泰戈尔]⑥“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没什么比一门技艺会给人更好的安慰,因为当他一心钻研这门技艺时,船已不知不觉越过了重重危难。”⑦差异,是自然的起点,创作的开始。 夸大这种差异,是艺术家的天赋和天职。⑧我不禁问自己:“我身上和心上的花是什么?是那些付了心思的油画作品和摄影片子?还是碎学的文字和这‘借草’的小集?还是与之融在一起一直惦念的亲人和相知?这些都是怎样的花开花落?也许我晚年起早摸黑地梳理过去,也算是在拾残葬花?……”⑨“我父我母,以老以死。生命失其存在,其犹有存在者,则唯在我之记忆中。我又念,父母生命其实仍存在,我即我父母之化身化生。由婴孩化为今日耋老,亦犹由父母而化为今日之我。在变中有一不变者存在,及今同忆,若有一条线贯串此一切变,而此线则不变。此一不变之线,即是我之生命。此一不变之生命,唯我知之,唯在我之记忆中知之。除此记忆,则已无知。……故知人生一意义价值尽在记忆中,即尽在传统中。”[钱穆]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我不曾怀疑“万物有灵”这一说,草木也是一样,那些开在风中、生于石罅的哪个没有精神,他(她)们的语言我们还没读懂罢了。能把一件事做长了,十年、二十年,更远,在平庸的生活里发见些坚持的美,于明天似乎有了某种期待。
我实在觉得他的文字冗余——一本图集,光手记就占了两三篇,还不算每幅图的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