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乔治·索罗斯创立的反身性理论是对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全新突破与完善,在《金融炼金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及其投资模型索罗斯最新修订版2016全新修订版)》一书中,索罗斯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投资思想: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彼此无法独立,参与者的认知与市场永远处于变化过程之中。参与者的偏向以及认知的不完备性造成均衡点遥不可及,而趋势也只是不断地朝着目标移动参与者的思维直接影响市场情景,往往会造成市场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索罗斯创立的反身性理论。反身性理论质疑有效市场理论,是对金融投资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本书中,索罗斯除了精辟地论析了他的投资哲学外,还有大量的投资模型可供读者参考,当然,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比如证券、货币、外汇,乃至国际政治。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部投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认识世界的思维和方法或许,这才是本书的价值所在。索罗斯将本书取名为《金融炼金术》,并非指他在金融市场点石成金的秘籍,而是因为他出于对市场近乎谦卑的敬畏,才将此理论谦虚地定义在金融实验的意义上。







有种唇齿相依,互相影响和干预的感觉,没有哪种事是独立存在而不需要外界因素干扰的,几个因素之间互相干扰彼制衡,不仅仅体现在金融市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总而言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书对不同层次的人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更像是一本哲学书。
懵懵懂懂看完一整本,中间间隔的时间也很大,我只能说,尝试去理解它。反身性的关键是,在社会科学中,主流预期会影响社会活动(包括金融市场走势,我认为也是社会活动的一种),被影响的社会活动又会反过来强化主流预期,二者相辅相成,朝着一个方向去演变。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新的预期和新的被影响的社会活动产生,从而让预期和社会活动都动态地往另一个方向发展。这个过程有些类似于辩证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两面看似矛盾,但最后会整合成一个新的存在形式。不过反身性中,可能不能简单用两面性去概括,我觉得更多类似于一个自我强化的正负反馈吧,直到主流预期的反向变化足够强烈了,改变了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又反过来加强反向的主流预期,趋势改变。在文章后半段,我感觉索罗斯对反身性的应用少了,还是在利用基于经济、金融知识储备的预判。从这一块,我觉得对于投资,核心是任何资产是由边际需求决定的,所以要思考这个边际供需,某一事件或者趋势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事件,但太贵了,也改变了主流预期),它会产生两面性(任何事件都有两面,任何主流预期也有两面,可以强者恒强,可以太贵了反转),这个时候就要思考,正反两面的主流力量是谁,当下谁的力量更强,那可能对边际供需就有影响,那就能指导短期投资。这本书不仅是投资吧,更多是多了一个哲学思考,在社会活动中,融入其中,感受主流预期的变化,感受社会活动对主流预期的影响,感受这种自我强化和反身性,也许可以认为,是心理学中接纳放弃疗法与现实社会活动决策的一种结合吧
第一次看本书是在两年前,那时还不懂的一些基本术语的含义,认识作者也是偶然性的,但有一些必然的联系,我深受迫害,哪里都不让我好过,甚至于那对公母狗同其族群还为此打广告,显扬自己的名声!可他们一生极不负责而无能,心底丑恶至极,老天如果有眼,不应该让他们善终。回顾往昔一切好像都是安排好的,一个女骗子激发了我的雄心,后来的求知途中,我深爱祖国,学习韩非子提高了判断力,其核心思想是人性本恶,正是这一思想让我无快乐可言,也是极不负责任学说,损人利己到极点,在中国却大行其道,受尽其苦后才认识作者,发现他的思想和我的本能是一致的,非常幸运!有机会能够认识自己,比之于那些活在别人欺骗思想下的糊涂虫混沌过一生还是要好些,如果能够精通金融,所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