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天梯建木
8.6
|
5人评分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松
1080字
文学
内容简介:“建木”是上古巴蜀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位于天地中心。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由于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
...
目录
3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天梯建木1
天梯建木2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彩热评
1条
更多
天外阁文聿
LV14
挺好,画面比较不好看
12月7日
0
同类好书
中国寓言故事
8.9分
新课标研究组
精美的寓言故事,寓意深远,感人至深!
民间文学
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
6.0分
綦甲福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向他们伸出援手。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打破了原有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入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本书搜集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等)中的杂文、小说、诗歌等,文章虽短小精悍,却展现了丰富的视角,塑造了立体多维的中国形象。此外,本书也收录了犹太裔德语作家、戏剧评论家沃尔夫冈·哈达的两篇短篇小说,以及德国作家、戏剧学家卡克斯·路德维希·莫尔赴华途中和在华期间与妻子的信件。 这些文学作品由身处中国的犹太流亡者所作,更具时效性、真实性和说服力,在呈现犹太流亡者生活和心理诸多面向的同时,也有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德语犹太流亡者对中国的文化认知,为国内的犹太流亡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新素材和新思路,并且也有利于加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对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文学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发展
6.0分
李丹
本书从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建构入手,随后各章节分别探讨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表现特征、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勾勒出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总体样貌。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信念和准则。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奠定个体一生的价值取向,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适应有密切关联。中国正处于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个体特质的影响,也必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书集结了团队六年多的研究成果,从价值观的理论建构入手,探究青少年价值观的构成特征、测评工具、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勾勒出社会变迁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总体样貌。
民间文学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6折
全本购买
×
挺好,画面比较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