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免费
排行
我的书架
天梯建木
8.6
|
5人评分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松
1080字
文学
内容简介:“建木”是上古巴蜀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位于天地中心。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由于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
...
目录
3章
查看目录
免费
版权信息
免费
天梯建木1
天梯建木2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彩热评
1条
更多
天外阁文聿
LV14
挺好,画面比较不好看
12月7日
0
同类好书
地铁:周而复始的短途旅行
9.0分
侯建彬,赵洁
有关地铁,有关城市,有关人类从1856年英国人查尔斯·皮尔森第一次奇思妙想在地下管道中开通列车,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将近150年。在这150年中,异想天开变成现实,地铁连通了城市的街口与广场、中心与郊区。地铁诞生于现代城市的摩登与拥挤,又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继续拥挤。这套地下交通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少不了,又恨不少”。在每天匆忙拥挤的通勤路上,我们都或麻木或关心过地铁的安检、空气、隧道风景、交通悲剧,当然还有票价……知道地铁的前世今生,懂得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理智对待科技手段,让地铁更好地融入生活。列车呼啸,旅程开始。
民间文学
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
6.0分
綦甲福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向他们伸出援手。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打破了原有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入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本书搜集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等)中的杂文、小说、诗歌等,文章虽短小精悍,却展现了丰富的视角,塑造了立体多维的中国形象。此外,本书也收录了犹太裔德语作家、戏剧评论家沃尔夫冈·哈达的两篇短篇小说,以及德国作家、戏剧学家卡克斯·路德维希·莫尔赴华途中和在华期间与妻子的信件。 这些文学作品由身处中国的犹太流亡者所作,更具时效性、真实性和说服力,在呈现犹太流亡者生活和心理诸多面向的同时,也有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德语犹太流亡者对中国的文化认知,为国内的犹太流亡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新素材和新思路,并且也有利于加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对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文学
情妇系列2:冷君的情妇2
6.0分
启龄
有时候,环境会使人不得不坚强 譬如她,有一个挪用千万公款、 畏罪潜逃的自私父亲 为了不让父亲被控告,为了她和弟弟的生活 青涩稚嫩的她只能硬着头皮、忍着惧意 去找父亲的上司── 那个传闻中精明如狐狸、残暴如猛虎的无情男人 大胆乞求他放他们一条生路 在他炯亮目光下 不安的她只觉自己犹如被他盯中的猎物 下一刻,他竟带着无所谓的笑意要她做情妇 还是个有一张七年契约、一纸结婚证书的情妇!
民间文学
加入书架
免费试读
6折
全本购买
×
挺好,画面比较不好看